烈焰熔岩王

第4章


接着,他对着众人说道:“这才是佛。”众人不解,要慧智解释清楚。
    慧智伸出伤残的食指,缓缓地问道:“这是什么?”“食指。”众人说。
    于是慧智便微笑着答道:“这里原本是我的食指,可现在它没有了,大家依然叫这个食指原来所在的地方为食指,就像佛一样。”看见众人已经若有所悟,他又继续说道:“这才是佛,佛是无元,是精神无穷而且无形的。”众人都被他的一席话说得大彻大悟,当即宣布方丈的职位就由慧智来担任。
    可就在众人为慧智的答案欢欣鼓舞时,慧仁心中却有一丝疑惑:难道无形就是佛?既然无形又如何大慈大悲赐福天下呢?
    但这样的疑虑却并未得到人们的理解,人们只当他是心中嫉妒,不满同门师弟的胜出,便不把这当作一回事了。
    可慧仁偏偏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慧仁下定决心去寻找那个提出问题的蒙着头的跛脚苦行僧,要与他一同讨论出何谓佛的真谛。
    慧仁就这样离开了玉佛寺和古城,云游天下。
    如今一晃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二十年了,您找到那个苦行僧了吗?”克拉莉听慧仁说完,急不可耐地问道。
    “没有……”慧仁接过梨裳递来的一碗水,一饮而尽。
    之后,他开始讲述那二十年的故事:二十年来,慧仁走遍了全国各地也没有找到这个苦行僧,更没有悟出何谓佛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从一开始就被自己忽略了呢?
    他天天面壁苦思冥想,希望佛祖能在黑夜里给自己点起一盏明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整整两年过去了,慧仁才想起一个自始至终就被忽略了的问题。
    老方丈之所以把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慧仁和慧智两人,是希望他们能相互辅佐,以己之长补彼之短,一同造福天下苍生。
    但是慧仁却把这最宝贵的二十年都花在了研究何谓佛的问题上,纵使走遍万水千山,猜透其中的奥妙,于天下的黎民苍生又有何益呢?
    慧仁懊恼地想,以为自己聪明一世,其实却如此的糊涂,真是愧对先师的栽培啊。悟出了这个道理,慧仁便即刻返程,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重新回到古城。可是当慧仁回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便是干旱。
    虽然早已知道干旱的事,但慧仁并不知道古城竟然已经旱成了这样,真是民不聊生啊……
    老方丈在世时,曾教授过他们开渠灌溉的方法,所以慧仁相信师弟一定也会把这些方法传授给人们,引导人们共抗旱灾。于是慧仁满怀希望地前往古城皇宫,打算面见慧智师弟,邀他共同出力,采用先师的方法,渡过难关,重现古城的辉煌。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让慧仁觉得越来越不太对劲了。
    慧仁发现人们的态度和二十年离开之时已经大不相同了。
    从前的人们总是乐观豁达,淳朴善良,心中没有什么邪念。但现在呢?也许是旱灾的原因吧,人们好像一下子都失去了希望,除了求神拜佛之外就再也不会做其他事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玉佛寺居然趁此机会大发国难财。
    慧仁来到玉佛寺,找到慧智的一个徒弟,质问他们为什么辜负师祖的希望,那和尚却取来一块砖,在地上磨。
    慧仁问他:“做什么?”和尚回答:“做镜子。”慧仁不解,又问:“磨砖岂能成镜?”那和尚看着慧仁冷冷一笑:“磨砖即不能成镜,坐禅又岂能成佛?”“玉佛寺交到这样一个人的手中,怎么能将佛法发扬光大!我的师弟在如何教授徒弟呀!”慧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听故事的几个人也都唏嘘不已,静静地看着慧仁。
    过了半天,慧仁从悲苦的回忆中清醒过来,他接着说下面的故事。
    慧仁回到玉佛寺之后,发现一件更加奇怪的事。就是玉佛已经不在原先安放的玉佛殿内了,原先摆放玉佛的地方放着一尊巨大的石佛,朝拜的善男信女们将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香火钱交给寺内僧人,而这些僧人给他们一些发光的符纸,说那是被玉佛的光芒照耀过的符纸。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符纸上的光芒就会褪去,人们便又要重新去买。慧仁不明白玉佛的光泽怎么能让符纸发亮,这亮光又如何能褪去?
    这一切让慧仁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无法开口去问寺内的僧人,于是只能自己仔细地去观察,结果……
    “你们猜是怎么回事呢?”慧仁看着七个人问。
    “哈哈,很简单,符纸上肯定抹着荧光粉呗。”巫师出身的克拉莉不屑一顾地笑道,“这种雕虫小技我五岁就会用了,亏你还是什么得道高僧,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是啊是啊。老衲真是惭愧,居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破。”“大师您继续说吧,不用理她。”理查看慧仁面带尴尬,急忙替他解围。
    “喂!你什么意思?”克拉莉看到理查说自己,很不满意地嘟起嘴巴,扭过头装出很生气的样子,可看看理查真的没搭理自己,只好又无可奈何地坐了回来,继续听老和尚讲故事。
    “符纸上的荧光粉让我大吃一惊,为什么会有人使用这样的手段,难道玉佛寺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我几宿未睡。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不是玉佛不在了?如果不在的话,玉佛究竟被什么带到了什么地方呢?
    “按照僧人们的说法,玉佛十年前就被移放到了玉佛寺的内殿里,为的是不让凡人的俗气污染玉佛的圣体。可玉佛现在的状况究竟如何呢?我问遍了寺内所有的僧人,上至各院主持、高僧,下至挑水劈柴的僧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内殿的所在,也没有一个人再见过玉佛!就连那些拿符纸出来卖的僧人也都说符纸是慧智亲手交给他们的,而他们都没有面见玉佛的资格。”“这么说,十年来只有慧智一个人见过玉佛?”克拉莉忍不住又问道。
    “按常理说应该是这样的。我越想越觉得这其中有蹊跷,众所周知大旱灾是从十年前开始的,而玉佛也是十年前被移走的,难道这两者之间仅仅只是巧合?”“大师,玉佛没了,这可是个大问题啊!”梨裳紧张地说。
    “我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玉佛那么宝贵,就算是一个居心叵测的坏蛋,也不会破坏它的。所以我判断,玉佛一定是被藏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从小在玉佛寺中长大,对寺中的布局了如指掌。所谓的内殿在十五年前就被烧毁了,只是因为它原本就建得非常隐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罢了。我按照记忆寻找那内殿时,发现那里只剩一片空地了。所以十年前玉佛被移放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是内殿,慧智撒了个弥天大谎。
    “我继续在寺中秘密调查,发现当年参与了玉佛搬运的僧徒、工人竟无一例外地在搬运之后离奇失踪了!据说,失踪的还有跟我一样对内殿藏有玉佛的事感到怀疑的人。这更大大地加重了我的疑心,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我下定决心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由于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调查起来颇费周折。于是我便以化缘为名,暗地里一一拜访了当年参与搬运的工人的家眷,他们也都一无所知。只知道当年他们的家人前去参加搬运,就再也没有回来,告到官府去,人家却说是他们偷了玉佛寺的东西后逃得无影无踪,官府反而把这些告状者各打五十大板赶了回来。
    “眼看线索就这样断了,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这时,整个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那天,我化缘回来,看见一个又高又胖的大汉正在路边卖着青菜,我见那青菜十分水灵就上前询问。那大汉头脑略有些驽钝,但为人十分爽直淳朴,和世人完全不同,我们聊得十分投机。原来他是古城外很远的一个贱民村里的村民,那里虽然干旱,可地下却总有清泉涌出,供人们灌溉饮用。”奥兰多不解地问道:“大师,大师,佛家都说众生平等,就好像我们不会伤害小动物一样。为什么却有叫做贱民村的地方?你们不尊敬他们?他们都是坏人吗?”梨裳解释说:“这里的贱民二字,不是你理解的下贱的民众的意思,这是佛法中的一种称呼。”慧仁点点头,很是欣赏地看着梨裳,说道:“所谓佛的划分,是包括:佛祖、佛、菩萨、鬼、灵魂、三魂七魄、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十八层梵天、西方极乐世界和劫数、地狱、六道轮回、因果报应、转世、转生、传生……我所说的贱民,是那种脱离了芸芸众生,超越了大千世界的十八层梵天的人。我佛曾言曰:是以梵天者,皆为贱民……,意思是说,这些人之所以被叫做贱民,是因为还没有参透生死,不能圆满成佛。后世的人,根据佛法中的故事,把那个村子叫做贱民村,并不是说那里的村民就是贱民,更不是下贱的人……”克拉莉看那老和尚侃侃而谈,离题千里,显然是平日间布道传法给人们讲佛讲出的毛病,连忙打断他:“那个贱民后来怎么了,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