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往东的官道上,一辆马车,几位随从,一行人已经走了三十余里。
铁铉和齐泰都骑着不甚高大的驽马,穿着一身毫不起眼的便服,跟在马车后面并排而行,
齐泰抬头看了看天气,问道:「这都走两个时辰了,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铁铉道:「我哪儿知道,既然陛下还要走,那就走着吧。」
「你都快成陛下肚子里的蛔虫了,你会不知道?」
铁铉立即反驳道:「这话说的!我怎么就……揣测圣心可是大罪,你这是想害我呀!」
今日天色微微发亮,朱允熥就让人召来铁铉齐泰二人,然后换上一身便服就出了京城,一路上没有说去哪里,也没有说要走多久,所以二人心里都没底。
马车里面,朱允熥闭目养神,面色平和,手里拿着一份奏章,不知道是在沉思,还是在假寐。
驾车的是张辅,太监王忠坐在马车一角落,都不敢说话打扰。
又过了一阵子,这才指示张辅离开官道,从小路行进,而且越走距离官道越远,
这是一座村庄,属应天府的句容县所辖,平常有行商小贩路过,也有回乡探亲的人走过,虽不算什么交通要道,可以不乏生人,
这个村子有一百多户人家,属于比较大的村子了,偶尔也会有来往的行人借宿农家,或者拿钱买些吃食,村民习以为常,也不会觉得意外。
因此朱允熥乘坐马车入村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村民的注意。
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的甚至脚下垫起几块石头,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刘勇,如今乡里要修路通渠,这可是县衙里的大老爷下的命令,你们家要出一个人服劳役,你们家也出一人吧!」
一个四十来岁脑子,身材略显发福,穿着一件绸子色的外衫,虽然破旧,可在村民们当中那也属于让人羡慕的稀罕物件了。
一把椅子摆在门口,一个满脸黝黑的男人坐在椅子上,腰上还用木片帮定,明显是腰部受了重伤,
眼睛直勾勾的瞪着来人,带着几分敌视,咬紧了牙关,一言不发,显然,这个就是本家的家主刘勇了。
一旁的夫人张氏苦着一张脸,哀求道:「王里长,王老爷,我家男人干活的时候从坡上栽下来摔断了腰,这你也是知道的,到现在还没好,天天都要吃几罐的药,
现在哪里能干活呀,还请王老爷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这一次吧。」
这位王里长赶紧抬手止住道:「刘家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什么叫做我高抬贵手啊,好像故意找你们的茬儿为难你们似的,
我已经说了,这次是县里的大老爷下令要修路通渠,不光是你们家,别人家也要服里甲役。」
明朝建立后,并未立即制定统一的基层组织框架,各地的乡里组织有的是从元朝延续下来的,也有的是重新组编或创立的。
到洪武十四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里甲的编制方法,是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由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
其余一百户则称为甲首,十名里长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一名里长率领十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我知道,我知道……」
张氏赶紧道:「王老爷说的我们都明白,而且我们家也不是要逃役,只不过我男人现在实在干不了活,大夫说要是再干重活,以后……以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说到伤心处,张氏不由得哭了起来:「我男人要真瘫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呀!求王老爷开开恩,体谅体谅
我们家的难处吧……」
「这你可不能求我!」
王里长断然拒绝道:「你说你家有难处,谁家没有难处?都像你这么说那县里大老爷命令还怎么执行?
废话少说,大后天就得开始干活了,今天我把话已经告知了你们,到时候人到了就行!」
张氏咬了咬牙,鼓足勇气道:「王老爷,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去,我去干活!」
「你这是干什么!我还能让你一个妇道人家去!」瘫坐在椅子上的刘勇忍不住了,喝斥自己的妻子。
虽然村子里妇人干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服里甲役不同,那都是男人去的,并且起早贪黑,有时候晚上都不回来,
作为一个男人,他怎么能让自己的妻子混迹在男人堆里,怎么能让她夜里躺卧在他们中间呢!
男人的德行,他最清楚不过了!
就算安安生生,没有那些龌龊的事发生,可言语当中的调戏,讲讲荤段子,上手抓上几把是免不了的。
再说了,到时候乡里必然传出风言风语,什么肮脏污秽的话都能编排得出来!
那自己妻子的名声就臭了!
而且这事关一个男人的尊严和脸面,所以他是绝不容许自己的妻子去的。
张氏哭道:「当家的,你就让我去吧,咱们家以后还指望你呢,你可不能有事呀……」
刘勇捶打着椅子的扶手,又气又恼道:「不能去!除非是我死了!你要是敢去,我就拿菜刀抹了脖子!」
围观的百姓见状,也心生怜悯之情,心有正义者在人群中喊道:「人家都这么可怜了,少一个人又怎么了,活儿还不干了?!」
「就是!逼得这么紧干什么,老刘就算是去了又能干多少活!」
「算了算了,别为难人家了,以后他们家还指着他呢!」
面对这样的声音,甚至隐隐当中夹杂着对王里长的不满,可他听在耳中,脸上却神色如常。
伸手压下众人的声音,王里长和颜悦色的说道:「大伙的意思我都明白,我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哪里就会忍心了,可这是县里老爷的命令,我也没办法呀……」
又露出一丝笑容,对众人说道:「各位百姓,这次里甲役所干的活也都是为了咱们自己,要是能把路修的再宽一些、平整一些,
那说不定往来走这条路的客商行人就会更多了,到时候村子里就可以开茶寮,开一座饭馆子,甚至开一家小客栈都行!」
王里长用带着蛊惑的语气道:「大家想一想,茶寮、饭馆儿、客栈要是能开起来,那就是咱们村子里的产业,到时候每家每户能分多少钱?
别的不说,过年的时候让大家都过个肥年那是轻松容易,真要经营的好,甚至都能超过地里的庄稼收成!」
「要是不赚钱,大伙想想,那些有钱有势的老爷们为什么都开铺子?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难道你们就不想要?」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憧憬了起来。
按照目前村子路过的行商数目,铺子还开不起来,可真要是把路修的平整一些,直达官道,那行人必然会兴旺起来!
到时候说不定每家每户真能大赚一笔!
见众人都在思索当中,不在言语,王里长捋了捋胡须,满含笑容的说道:「刘勇,大后天,记得去呦。」
「黑心的畜牲!」
瘫坐在椅子上的刘勇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道:「这些年我没少给你们家干活,现在我摔断了腰你就落井下石,你tnd真是黑了心!良心被狗吃了不成!」
「各位父老乡亲,叔伯兄弟,王里长他根本就没良心!他这么
逼我们家,就是想让我把家里的地卖给他呀!」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顿时露出惊讶的神情!上下审视着王里长,想要从他身上得到答案。
被戳破了诡计,王里长脸上一僵,赶紧对众人说道:「你们不要听他胡说!他是在血口喷人!」
刘勇指着他,愤怒道:「你敢做不敢认吗!是谁到我们家说要买我们家的地,你说我瘫了,以后地也种不成了,留着也是荒芜,还不如卖给你换一些钱财!
你还说地卖给你之后,就让我们家做你的佃户,以后也饿不着,你敢说这话你没说过吗!难道是夜半的鬼话不成!」
本村之间,大多数都是以相互帮衬为主,很少有趁机掠夺他人田地的,一来是因为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谁家的红白之事都需要别人帮助,
二来是因为都是大家伙都是一个村子的,田地差不多,家业也差不多,虽有贫富之差,可中间的差别并不大,达不到钱多的能压死别人的地步。
所以百姓中间就算有些不合,也不至于夺人田产,
尽管是用买的。
见众人变了脸色,王里长心知事情不妙,也不理会本家,赶紧对众人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是说过要买他们家的田,可那都是出于一番善心呀!
官府征收田税的时候,他们家交了田水之后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再加上他摔断了腰,一两年都干不了活,光是汤药费就能压死他们!」
「我也是心生怜悯,所以才提出买他们家的地,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还承诺以后让他们做佃户,有个灾病我也能帮衬一二……」
王里长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官样文章,为了安别人的心,让他们答应卖田地罢了!
真买了田以后,刘家没有劳动力,王里长还能养着他们家不成!
不等众人发出声援,王里长就赶紧道:「乡亲们,大伙都是明眼人,我这一番苦心你们都明白,我也不怪刘勇误会……
对了,我家大儿在县城开了一家馆子,也挣了一些钱,等咱们村的行人多起来,就让他回来教教大伙,带着大伙把生意铺面做起来!到时候一起赚银子!」
没有人不爱钱,没有几个人能抵抗住钱财的诱惑,所以在利益面前,那仅有的正义也变得越发稀薄了……
就算有一两个人觉得里长所做的不妥,可没有了众人的义愤和支持,他们也不愿做那个出头鸟。
这就是人性。
「王叔,您是乡里的老人,您给评评理,里长这么做还有人性吗!」
刘勇见众人都不吭声,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转向了站在人群当中的「老人」。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在基层的建设上,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乡村建立老人制,
由「老人」治理乡村民间的各项事务纠纷,举荐人才,收取赋税,监督官吏的贤恶良善等,成为大明「皇权不下乡」的制度下,维护底层的手段。
这里的「老人」,不是指按年龄划分的老年人,而是指地方乡村上的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士绅,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是上了年纪的长者。
事实上,利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甚至是年高有德的老人来管理乡政,其实由来已久。
早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在乡村设置「三老」制度。
后来唐朝使用的是「里正制」,宋朝采取的是「乡都制」,但其本质都是利用乡村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年人来辅助知县治理乡政,也是对代表皇权的知县的权力补充。
其老人须令本里众人推举平日公直,人所翻及者,或三名、五名、十名
,报名在官,令其剖决。……《教民榜文》。
乡里老人必须接受知县的领导和管理,协助知县维护地方安定,处理乡民纠纷,保障地方赋税,对知县负责。
「里长,你看他们家……这次的役使能免了吗?」王姓老人犹豫着询问道。
王里长拱了拱手,客气地道:「叔,您是乡里的老人,我素来敬重您,可这次的事我也没办法,人数不够的话县里大老爷那边我也交不了差呀……」
这位老人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
「你们……你们狼狈为女干啊!连起手来夺我们家的地!里长夺田,老人劝说,这……还有天理吗!老天爷……」
尽管没有报多少希望,可这样的结果还是让刘勇仅存的希望破灭了。
在里长要买他们家田地的时候,他是不同意的,后来老人来他们家劝说让他卖了田……
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可这里面的算计,和他们之间的勾结再清楚不过了!
刘勇知道他们不会替自己做主了,心里痛苦又愤怒,可也无可奈何,一面气得浑身发抖,一面又流下愤恨的眼泪……
站在人群外围,朱允熥把他们所谈论的都一一听在耳中,不由得感慨道:「一个里长,就能够决定别人全家的死活吗?」
身边的铁铉、齐泰二人都没有说话,等同于默认下来。
事实就摆在眼前,还有什么可说的。
小说推荐
- 玄学小祖宗,我有五个顶流侄孙孙
- 【三岁半+玄学小祖宗+团宠+娃综,1v1全甜爽文 谈蔚兮第一天下山,就被自己黑红影帝侄孙孙带进亲子综艺 看着哇哇哭成一片的小朋友,她对着摄像头满脸写着救救我吖救救我吖 一听是因为下雨导致春游取消,小事儿。她随意地掐了个诀,瞬间乌云退散云开日出 网友:立玄学人设最容易塌!慢慢地随着巧合越来越多,网友纷
- 都市言情郁南栀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1章:古镜
- 穿成农家老太太,锦鲤孙女开挂旺全家
- 刚穿书的孟然,不久就等到了锦鲤孙女出生。本以为变成古代贫穷老太太,这日子肯定没法过 没想到,蹭着锦鲤孙女的福气,孟然越过越好。山上的猎物主动送上门,地里的粮食越长越多 靠着孙女那开了光的嘴,财源滚滚,孟然直接带着全家奔小康 作者:颜颜气泡所写的《穿成农家老太太,锦鲤孙女开挂旺全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穿越架空颜颜气泡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七章送礼
- 三国:孙吴我做主
- 开局成为孙暠,孙静长子,孙坚的侄儿。对,就是历史上孙策死后,差点夺权的孙暠 本想改变孙坚中伏的剧情,然而孙坚依然死在眼前 开局伯父祭天,可还行 三个系统突然觉醒,措不及防《三国之大爆兵》的帝国系统《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的随身魔法塔《三国之黄巾少帅》的技能面板 别人开局一个系统已经逆天,自己居然继承三个
- 穿越架空隔壁的小蜥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三国:随身许愿机》已上传
- 做人做事做领导
- 做人做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领导者能成就多大事业的重要课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做人做事的学问实在太复杂,任何人都无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常常有人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当我们用心分析那些成功领导者的履历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种独特的做人做事之道,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就事业的方法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做人做事做老板/商谋子
- 做人做事做老板作者:商谋子 前言 做人难,做事难,做老板难。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话。的确,人生不易,在生意场上打拼,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不仅要自我奋斗,而且要与人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而那些折戟沉沙者虽说使人同情,但总不免显得灰头土脸。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3章
- 活在明朝做孙子
- 【第四届全国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莫名其妙回到了明朝的朱子云,发现自己成为了周王府里面的三孙子 于是努力赚钱改变自己命运。并且逐渐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个人来到的这个世界 作者:希区的钱包所写的《活在明朝做孙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希区的钱包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秀儿的身世
- 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
- 当已经成为了弼马温的孙悟空捡到一本西游记后,整个西游世界,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去,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猴子”玉帝”如来”观音菩萨 作者:天命蜉蝣所写的《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天命蜉蝣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 从历史上看,慈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心胸狭窄、卖国求荣的娇奢太后;而从家族来看,慈禧则是一个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本书由慈禧曾孙叶赫那拉根正口述,郝晓辉记录,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入情入理。对现代读者来说,这对于认识一个真正的慈禧是不可多得的作者自序 我姓叶赫那拉,是清朝慈禧皇太后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皇家逆媳,彪悍太孙妃
- 她是怀瑾,性情古怪,正职是吃货,副职…有点复杂。他是皇太孙,俊美无俦,传说会越级成为下任天子 初见,她用他的浴池,还一脚将他踹水里去,然后欣赏他洗泡泡。自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 因为前主对他下药,他对她恶心到极点。因为他让前主做替罪羊,她对他鄙视到顶点 所以,他们人前斗个你死我活,人后…却是同仇敌忾、
- 穿越架空紫琼儿连载中
- 最新章:第308章 番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