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漩涡

第252章


走进屋内,江敏已在摆碗筷和酒杯,赵茗和文若竹婆媳俩还在厨房里忙着。只有江正华端着一个寿星的架子,叼了一支烟,翘着一个二郎腿悠悠哉哉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石维民一步跨进屋内,立即嚷嚷起来,“老江头,祝你生日快乐!”   
    江正华一见马上丢掉烟头站起来,“哈哈哈……在下谢过了。市长大人光临寒舍为老江头祝寿,实乃荣幸至极耶。石伯父、石伯母请坐,市长大人请坐。”   
    石维民乐了,“什么市长大人?少来这一套。我大哥不在泰平,我算亲家公。毛毛,快喊江伯伯,祝伯伯生日快乐。”   
    毛毛马上照办,还做了一个双手作辑的动作,江正华高兴,马上抱起毛毛亲了一口,顺手塞给他一个红包。“亲家公,你还来这一套?收买石小姐的人心啊?”石维民叫毛毛别要。毛毛马上就将红包塞进江正华手里。“别听你爸的,毛毛拿着。你爸今天来卖酒和烟,我得付钱啊。”江正华笑了,硬将红包塞进了毛毛的衣兜里。石维民点头许可,毛毛马上一声谢谢,亲了江正华一口。“哈哈哈……还是石小姐乖。”   
    石维民问:“亲家公,你的孙子呢?咋不见?”   
    江德说:“老爸怕吵了石市长,让他外婆接过去了。”   
    石维民笑了,“哈哈,老江头,真有你的。只怕我这个当爷爷也发红包吧?还有,这石小姐来了,他还叫姑姑哩。”   
    江正华说:“小家伙才学会喊人,太调皮。如果他在这里,我们饭都吃不清静。”   
    赵茗婆媳俩端菜出来,与石维民一家人热情地寒喧了几句。两家人刚好十个围坐了一桌。石小兵点燃大蛋糕上的蜡烛。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小屋里马上涌动着一片暖暖的亲情,江正华鼓足一口气吹灭了蛋糕上的蜡烛,掌声荡起了喜悦的泪花。除了石维民这边老少只喝了一点葡萄酒和饮料,江家六个喝了两瓶白酒。江正华平时话多,这生日一高兴,又加上喝了半斤酒,也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一下桌子就开始呱呱地一路说下去。   
    “人的一生,精神和物质都重要,但精神最重要。现在许多贪官和奸商,一生捞了多少钱?到头来犯了法违了规,弄得身陷囵窟,妻离子散,家破人忙,钱也没了,人也没了,什么都没了,一生辛苦付之东流水。想想真有点划不着。瞧瞧泰平的罗林森、王名烈、贺长生等等这几个哪个不是这样?”   
    “政治课开始了。”江德窃笑着为江正华、石维民泡了一杯茶,又为江正华递烟点火。   
    江正华今天生日又是在家里,可没有把石维民当个市长,慢悠悠地吹开浮在杯口上的茶叶末儿,“你再看现在有的年轻人家中装修豪华,高挡家俱,现代电器应有尽有,但他却是一个穷光蛋。因为家里找不到一本书,穷得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一个钱字了。”   
    “嗯,老江头说得对,很形象。”石维民赞了一句,   
    “这里有一篇短文很有意思,江德、小兵你们几个年轻人不妨好好看看。”江正华从沙发上爬起来,拿着电视机旁边的公文包从里面摸出一张剪报递给江德,“这篇短文是泰平晚报登载的,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钱不过是钱》,很有哲理。”   
    江德接过一看,见标题下已被红笔重重地划了两道,看完后又递给石小兵、文若竹和江敏几个传看。“什么宝贝文章?都看得津津有味?”石维民顺手拿过来仔细看了并作了一番讲评,肯定文章写得不错。江正华说:“不光是写得不错,关键是主人翁对钱感悟得非常透彻。”江敏感叹说:“好是好,只是这种人太少了。”   
    赵茗知道江正华又要开始借酒“发疯”了,很快收拾好残席,带领两家老少出门散步,只把石维民留在留在屋里听老江“唱戏”。其实这正是石维民今天来的第二个目的。   
    走了六个,室内突然静了下来。江正华抽着烟喝着茶,也不说话,只坐在那里不停地笑。   
    “老江头,你怎么老是笑?”   
    “石头啊,我笑你此行还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为你祝寿啊。”   
    “借机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   
    石维民马上开心大笑起来,“哈哈哈……老江头,你是我肚子的蛔虫?我的大作家,就你一个人还能代表群众的呼声?”   
    “怎么不能代表?作家最具观察力,听到的看到的东西最多。而且是个冷静的旁观者,旁观者清啊。”江正华声音缓缓,不快不慢。   
    “好。就这个意思,你说来听听。”石维民直接了当。   
    “哈哈哈……我老江头历来就是一张臭嘴,爱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你一个当市长应该有个大肚量,装得进去吧?”江正华点燃了一支烟。   
    石维民笑了,“老江头,不管你今天说什么我都装得进。而且一定牢记在心头。”   
    “好,你看高抬举了老江头了。真不愧为市长,宰相肚里能撑船,肚量大。今天我就说四个字。”   
    “哪四个字?”   
    江正华脱口而出,“居安思危。”   
    石维民一惊,“居安思危?”   
    “对。就说说居安思危这四个字。谈点感受。”   
    “哈哈哈……敲我的警钟?好,但讲无妨。”   
    “不敢。仅供参考。”   
    “哈,老江头,别卖关子了。说吧。”   
    “石市长,泰平粉碎了一个腐败集团,是不是就太平了?”称呼也马上变了。   
    石维民一惊:这老江头今天何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苦笑了一下,“也许只是一个暂时的平静吧。”   
    “对。一个史树友腐败集团倒下去了,并不意味着泰平再也不会冒出一个什么刘树友、李树友了。现在不搞什么政治运动,不搞人人过关,整个社会已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这样好。政治体制改革将来究竟怎么搞?我不知道。但我以为现在这个官场确实存在着一个实利性为核心准则的“官场伦理”,不要以为当初只是王名烈、罗林森在台上高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口号、而台下却是背离根本宗旨的乱七八糟,政府机关的功利主义、实利主义依然在大行其道,会上一套,会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这种现象哪里没有?”   
    石维民又笑了一下,“老江头,你得举出具体的实例来啊。”   
    “具体材料我的手头暂时还没有,但群众反映到政府部门办事难,门难进,脸难看,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是不是就已经杜绝了?我看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作风整顿搞了多少回了,这教育那教育搞了多少回了,风头一过还是江山依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还是那句老话:中央的政策好,到了下面就歪了。机关作风如果不解决好,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信誉,并且严重制泰平的发展。坏作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江正华今夜来了一个一堂,还没等石维民开口,就马上接着说开了,“放远点说吧,泰平的腐败问题暴露了,周边又出了多少?为什么有人不怕啊?因为权力能带来好处的诱惑力真是太大了,才有人敢冒那个风险……记得史树友腐败集团被宣判后,二月底,在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大礼堂召开的全市工作会议上,你又讲到了机关作风建设,讲到了反腐败。你慷慨激昂,真是激奋人心。当时我坐在台下听讲我就在想,讲也必须讲,讲也讲得好,但谁也不能保证坐在会场的几百号人中就没有了一个腐败分子,说不准坐在那主席台上中就有那么一两个哩。你别介意,当时我就是那么想的……”   
    “哈哈哈……敏感。包括我在内,都是你的怀疑对象。”   
    “眼前还暂时没有怀疑到你的头上,但难保今后不对你怀疑。没有哪一个官员一生下来就在头上刻了腐败两个字,没有哪一个刚开始走进官场马上就变成了一个腐败分子,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而且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江正华毫不顾忌石维民的感受,直白而认真。   
    “好,好,老江头这个警钟敲得好,石头真心接受。”   
    “我虽然当不了市长,但我知道现在这个市长也不好当了。官场的这种现状,官场形成的这个伦理确实让人感到有点无奈。无论于公于私,有时会让人干些违心的事。这就是合不合流的问题。合流了就能呆下去,不合流则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靠边站。”   
    石维民咐和了一句,“对,有道理。”   
    “官场里有两个字最伤人,一个钱字,一个色字,害人……”江正华停了一下,卟哒卟哒地吸了两口烟,“最近机关里,对你也颇有微词……”   
    石维民抬头盯着江正华,现出了一丝惊诧的表情,“哦?都有什么议论?”   
    “说你因为没上成中央党校,有情绪了,消极了,开始和报社的两个美女记者刘明芳和楚小兰打得火热了,胃不能喝酒,就借此消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