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鞭法的初衷,是让一个地方的徭役换算成银两,然后按照此地方人口与税粮的数目加以平摊。
此法不是凭空出现的。
在此之前就有江淮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法,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
其实都是徭役折银的内容。
大多百姓恐惧税赋,更恐惧徭役,宁愿从田亩中多收税,而不愿服徭役。
赋税多那就少吃一口,过的艰难些,再不行就靠卖田度日,还不行就去做佃户,仍然不行就躺平,混一天是一天。
徭役却不同,会要人命的,服一趟徭役,半年一载回来后能剩半条命就阿弥陀佛了。
因此在嘉靖朝,官员总结了各地自发形成的法规,创建了一条鞭法。
嘉靖十二年,宁国府,徽州府正式推行此法,嘉靖十六年,苏州府,松江府推行此法。嘉靖二十年,湖州府推行此法。嘉靖三十五年,江西推行此法,嘉靖四十二年,余姚,平湖推行此法,逐步由南而北地蔓延开来。
至于一条鞭法最后在一些地方起了反作用,那是人的原因,而不是法的原因。
什么抬高银价,贬低粮价,都是地方大户的操作,朝廷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和限制。
朱翊钧放下奏疏,告诉太监,要招李幼滋明日至文华殿,对于一条鞭法之事,他要多了解一番,多听听官员的想法。
本来民间自发的行为,做的倒好,等朝廷开始用此行为时,又会引来反对,地方的不满。
终归各地官员能力不一,品行优良不齐。
李幼滋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份普普通通的奏疏,会让皇帝要亲自召见自己,内心升起了一股期盼。
第二日,早早就到了文华殿等候,坐立不安。
并没有过去多久,太监就来引导他,到了文华殿,磕头之后,果然如传闻所说,被赐座,并上茶。
看到李幼滋一脸的拘谨,朱翊钧直接询问,“对于一条鞭法之事,卿如何认为呢。”
“一条鞭法是极好的,百姓以徭役无累,不少地方的百姓也不在因为害怕徭役,而弃田逃离。”
说完,见皇上听得一脸认真,李幼滋胆子大了起来,这才开始畅谈,继续说道。
“但是一条鞭法,让各项钱粮,都折成银征收,与先前折银收的金花银无甚区别,地方官不加以分辨,一并混行催征,却是不利之处。”
李幼滋说的事,还是官员的能力问题,慢怠政事,而不是一条鞭法之坏。
“既然如此,卿认为如何改之?”
“用一条鞭法的地方,务必将款项开明,如某户秋粮多少,本色多少,漕粮多少等等,虽然一应则算银两,地方账目要详细记录。”
朱翊钧明白了李幼滋的想法了。
以前收的东西多,徭役是徭役,如今都用成白银,有的地方官府只照总数收,却没有分开。
实际上,就是只做了总账,而没有做分账。
这当然不行,收多收少都是地方官府说的算,朝廷也没有账册可以查。
人心稳定时,人们做事就会用心,发现弊端就会加以更正,就像几十年前各地自发形成的法则,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
而人心散漫了,人们做事就不不用心,对各种弊端视而不见,对于公务也是一应应付了事。
“朕明白了,卿回去后,可写一个章程,要求地方官府务必不能把各色混为一批。”
李幼滋跪拜离去,看着李幼滋的背影,朱翊钧出神。
如今大明的人心扭转了吗?
不见得。
朱翊钧拿起一份奏疏,同样是为冯惟敏求情的。
这些人,到底是为冯惟敏求情,还是为自己求情。
一条鞭法对地方是好事,就怕官员把好事办成坏事,而要行一条鞭法,又需要清丈田亩,了解地方的实际田册。
“传旨,再有为此人求情者,皆斥责,罚俸一个月,再犯者重处。还有此人,去问刑部进度。”
圣意难为。
一封接一封的公文到了地方,地方官员无奈,派人去请冯惟敏,先把此人收押。
冯惟敏在家中喘喘不安,后悔不已。
自己得意忘形,以致于有今日之患,朋友来到家里,劝他去避难,躲过这阵风头。
“皇上的旨意,我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朋友听完也叹了口气
“你当时也是,为何偏偏要作诗,换做普通人也就罢了,偏偏你名气又大,连皇帝都看到你的大作了,真是可惜啊。”
听到朋友的话,冯惟敏无言,事已至此,后悔也晚了,自己作了那么多文章。
多半都是极好的文章,偏偏皇帝只看到了自己的风月之作,真是时也命也,注定了有此劫。
此时,正好官员带着差役上门,家人们大惊失色,冯惟敏上前,那官员点点头。
“先去大牢呆些时日。”
这也是个避祸的去处,冯惟敏安抚了家人,然后请朋友帮忙照看家室,然后就随官员走了。
官员和冯惟敏有交情,并不愿意公事公办,在地方坏了自己名声,反而尽量的维护。
冯惟敏被关押了,他的朋友故旧到处拖请,又找到了葛守礼处。
葛守礼的长子不让众人进,一脸的不豫。
“朋友之谊难道不要了?”
听到众人的话,葛守礼的长子也是一把年纪,脸色露出不快,对众人说道。
“家父今年七十有六了,本就身子不大好,之前为了冯兄的事,已经豁出去老脸向陛下求情。
陛下虽然宽慰家父几言,终归没有给脸面,家父烦闷,最近几日身子不大好了,诸位还请担待一些。”
众人闻言,也不好在勉强,遂改口,让老大人好生休养,切勿保重身体,改日众人再来看望。
送走了众人,长子回去了内宅。
葛守礼并没有像儿子所说卧病在床,而是在书房,指挥着仆人们整理书房,把年轻时的文章都翻出来。
“父亲。”
葛守礼点点头。
“想不到陛下竟然一点脸面也不给,父亲这么多年第一次开口,竟然拒绝了。”
长子气不平,为父亲抱怨,不光因为自己在朋友面前大失颜面。
7017k
小说推荐
- 文革历险记----梁晓声亲身经历的武斗
- 他三十七岁,比我现在的年龄大一岁。可在我心目中是长辈。曾参加抗美援朝,立一次小功。复员当铁路乘警,得意过一阵子。天生的驴脾气,动辄以保家卫国的功臣自居,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屡屡触怒领导,结果仅仅由于一次两厢情愿的“男女问题”被开除公职。不服,研究法律。上诉。认为按照法律条文,自己是在与那女人将“入港”而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历晴川
- 《历历晴川》作者:落木伊人【完结】成全与祝福,不是看清,而是爱的证明。谁懂得,谁来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此情款款,历历晴川。一次财经人物专访,普通女记者苏清越与被访总裁梁辰川同时接到各自男女朋友的分手电话。她被他送进医院,意外发现自己怀有身孕,更让她意外的是男友的订婚对象竟是某当红女明星—梁辰川的
- 都市言情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68章
- 晴川历历
- 在左家面馆打工的“失忆”女孩左左天天坚持不懈的为她那个有点重口的特殊嗜好拼搏着 奇葩人遇见奇葩事,一天在动物园左左遇见一个女人,她请左左去同她失忆的现任到指定地点演场戏.关键时刻,左左却出戏了 作者:小可9527所写的《晴川历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小可9527完本
- 最新章:36 回归(6)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又名《孟冬传 幼年的一场救命之恩,她记了十年 再见时,他已忘了她是谁 念念不忘,或情或痴 这些年来,终究是没有错付 一生惟愿你啊:山河无恙,万世其.昌 两个主角间的故事【人间帝皇VS隐世美人【1VS1【非穿越重生,无虐甜文【展开【收起 作者:静如两亿年前所写的《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无弹窗免费全文
- 穿越架空静如两亿年前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八章
- 万历新明
-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 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 书友群:感谢小龙V提供支持,企鹅962358765 作者:摩碣所写的《万历新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摩碣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巡(二)
- 万历佑明
- 朱翊钧:朕是万历皇帝,朕决定这一世,不怠政了!护佑大明。不负先生,不负所掌之赫赫皇权 作者:枫渡清江所写的《万历佑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枫渡清江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二十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国民性演变史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 国民性演变史: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作者:张宏杰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角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了中国人与韩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以及犹太人的民族性格,纵向分析汉文化与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文化差异,探讨了满族等民族是如何在汉化过程中失去“狼性”的,剖析了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羊性”的起源 通过世界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文明3同人小说 我经历的战争
- 我经历的战争作者:ayooyoo本书简介 本书为《文明3》同人小说,文中一切国名、民族名及事件仅存在于《文明3》游戏中,与现实世界无关 前传希腊战记前言《我经历了战争》是我写文明小说的第一部作品,蒙网上许多网友抬爱,反响不坏。现在《我经历了战争》本传已经结束,许多读者问我还有没有下文,他们都对方帆和
- 网游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