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第77章


见来了人,左
贤王起来说:"你们谈吧,我先去了。"
文姬送他:"王爷,你安排好了就来告诉我。"左贤王答应着匆匆离开。
文姬转脸拉小红:"你还想着我啊?多长时间不来了?有了男人忘了姐,来,
让我看看孩子。"
小红一脸幸福地把孩子递给文姬说:"姐,你别冤枉我,你和王爷这么多年了,
不还像刚才亲热得让人受不了,我们就不能跟你们学学?"文姬听了拍了一下小红
的头。
小红继续说:"我今天还和他说呢,孩子再大点,我还回来侍候你。哎,你看
看,这个小东西像不像孤涂小王爷小的时候?"
文姬不说话把孩子抱在怀里,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小红吓了一跳:"文姬姐,
你怎么啦?你哭啦?"
"小红,我担心又盼望的事儿终于来了,汉朝派人来要接我回去啦。"
小红听了也惊呆了,回头问车力訇,"怎么不告诉我啊?"车力訇支吾着说:
"月子刚过,我怕......"小红不等他说完就推他:"还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跟
着王爷!"车力訇赶紧答应着走出去。
单于庭内,单于在和右贤王及国师商议对策,单于得知蔡文姬要求见汉朝专使,
便问国师的意见如何,国师答:"我首先要弄明白,单于是真想让左贤王妃回汉朝
呢?还是不真想让她回去?"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他曹孟德就是不送这么多的金银珠宝给我,我现在
也不敢不答应他的请求。右贤王不是说了吗?汉军大将张辽带了几十万的大军兵临
城下,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是不能和汉军正面拼杀的,所以只有做一个顺水人情,将
蔡文姬送回去。"
"那就很好办了,决不能让蔡文姬见汉使,如果左贤王妃同意回去,她就不必
要求接见汉使。她肯定是不同意回去,所以才会求见汉使。如果我们让她去见,可
能会使情况复杂,所以我的意思是尽快地说服左贤王,送他们成行。"
右贤王插话:"陛下,我提醒您注意,左贤王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并不一定会
听你的话。不要说是要他的老婆,就是上次去中原交涉,要回我们被俘的士兵,他
就死活不去,不是单于亲自跑了一趟,才解决问题吗?这一回得小心他不听调遣。"
单于点头:"我是在发愁呢,你们想,左贤王和那个汉族女人情深意切,为了
那个女人连我他都敢得罪,这次要他的老婆,这件事儿......两位有什么好的办法,
能够让他顺利交出人呢?"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单于说:"这样吧,右贤王你就辛苦一趟,去左贤
王帐里会一会他,让他体谅我的苦衷,尽早把蔡文姬交出去。"
右贤王脸上一阵抽搐,只得遵命。
单于不同意文姬的请求,文姬听了一脸的失望,"怎么?不同意我见汉使?为
什么?"
左贤王只好说:"他们的理由是在你没离开匈奴之前,就是我们匈奴贵族的阏
氏,单独会见异邦男使于祖制不符。"
"可我不是没事儿乱见外人,他们不是来接我的吗?难道就不可以听一下我的
意见吗?"文姬不服气。左贤王也百爪挠心,又想发火。这时车力訇进了帐,说是
右贤王求见,有要事相商,左贤王转身出去,文姬拉了他一下劝道:"王爷,一定
不要发火,慢慢地据理力争。"左贤王沉重地点点头。
左贤王一进大帐,右贤王就站起来说:"你看这是怎么说的,事情怎么搞成了
这个样子?这些汉人,真是欺人大甚啊!"
左贤王冲右贤王作了一个请坐的手势,便一起坐了下来,冷冷地问:"怎么着?
贤弟此来是催我交出阏氏的吧?"
右贤王一脸无奈的表情,苦着脸说:"唉,大哥,我也没办法,单于差遣,你
说我敢不来吗?再说咱们兄弟之间还有些情分,您说是不是?"
"你们要把我的阏氏拱手送给别人,来换一点金银财宝,是不是?"
"大哥,你这就言重了。你不是没有看见,汉军陈兵几十万,就驻在我们门口,
这不是闹着玩的,单于也是没办法。"
左贤王站起来,抬高声音说:"有军队怎么啦?我们也不是被吓唬长大的,我
们也可以和他们打嘛!"
右贤王赶紧解释:"大哥,你的心情我理解,可是我们刚被汉军打败不久,单
于在他们那里也写下了投降的文书,我们现在还不敢和汉军正面冲突。单于说了,
这次对不起左贤王了,请左爷为了匈奴大计,牺牲一下个人的利益。"
"这不光是利益的问题,是我王族面子的问题,如果有人向你右贤王要阏氏,
你也就乖乖地给人家吗?"左贤王盯着右贤王问。
"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小弟我也没有大哥的能耐,能娶一个汉人作阏氏啊!
这事也怪不得别人。"
"你说的是屁话,我娶汉人老婆怎么啦?汉人老婆就不是人吗?"左贤王又抢
白。
"左王爷,怎么说着说着你就火啊?这也不是小弟我要你的阏氏,是单于差遣,
我才不得不来。左王爷不愿意,小弟我也不敢勉强啊!反正话我已经替单于说完了,
何去何从,还是左王爷您自己拿主意吧。"右贤王觉得自己已经好话说尽,不愿意
再受气了。
左贤王也不客气:"你回去告诉单于,我的阏氏决不交给别人。除非我死了。
至于汉军,我愿意单独带领我的部下和他们决一死战。来人啊,送客!"
右贤王苦笑着退了出去。车力訇进来,问左贤王究竟有何对策:"如果我们硬
顶着,汉军就要打过来,到那个时候整个匈奴都要骂王爷,那可是不太妙的事情啊!"
左贤王冷笑了一下说:"你不要害怕,我已经想好了办法。"
"王爷有什么妙计?"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赶紧秘密准备二百个精装骑兵,找武功高强的,准备
行动。注意,任何人不要走露风声,不然我要了你的命!"
车力訇不敢多问,赶紧遵命。
右贤王任务没完成,回去向单于禀报,单于听了拍案而起:"这个左贤王,根
本不把我这个单于放在眼里!"
右贤王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不但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更要命的是他根本不把
我们匈奴的利益放在心上,你想想,汉军拿不到人,一旦进攻,玉石俱焚,根本不
管你是不是左贤王的人呀!这不是成心要我们匈奴的好看吗?"
这话真管用,单于火得一声令下:"右贤王!我命令你迅速召集......"
一旁的国师赶紧拦住单于,解劝道:"陛下先暂息雷霆之怒,还是先礼后兵,
做到仁至义尽,左贤王一向是重视民意的,我们先召集一部分部落的老人,到左贤
王的帐前请愿,如果他再一意孤行,再行讨伐,就师出有名,而且也合民心,请陛
下三思!"
单于强压火坐了下来,"要不是为了匈奴的稳定,我早就......好,就按国师的
意见办,你们去张罗吧!"
夜里,一群年老的匈奴百姓跪在左贤王帐前,要求遣返文姬阏氏,文姬在自己
的寝帐内听到了响动,长叹一声,对小红说:"小红,我们的劫数到了!"
这时的左贤王,并不理会请愿的百姓,换上了一身夜行衣,从后门出来,正等
在那里的车力訇见王爷出来,说:"都准备好了。"左贤王嘱咐他说:"好,你在
这里,弄些吃的先稳住这些百姓,等我得了手再处理这些人。"
车力訇已经准备好了几大盆肉粥,他让人抬了出去,对百姓们说:"大家听着,
你们的意思左贤王已经知道了,左贤王会考虑你们的意见的。天已经晚了,大家老
远地赶了来也很辛苦,王爷让我专门地做了这些牛肉粥,让大家喝一点儿,暖暖身
子,吃完了大家就可以回去了。"众人又冷又饿,早就不耐烦了,一听有肉粥,自
然高兴地应和着。
离开车力訇,左贤王来到野外,那儿有一队骑兵,都身穿夜行衣,手持弯刀。
左贤王发话道:"大家听好了,我们是去劫持汉朝的使臣,具体的情况都给你
们说明白了,少杀人,只要捉住了汉使,立即撤退。听我的口哨,一声长声,是开
打;三声短的,是撤退。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出发!"众人跳上马,随左贤王消失在黑夜里。
第二十四章 
再说住在城外驿帐里的董祀和国渊,得知文姬要求见他们,可是单于没有恩准,
也忙着商议对策,董祀已经猜了出来,一定是文姬不想回中原,而单于也是怕这个
结果,所以才不让文姬来见他们。国渊听了董祀的分析,觉得很奇怪,董祀却了解
文姬,知道她是个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人,是不会抛下自己的儿女丈夫,一个人
回到中原的。
董祀这些年为了文姬的事,日思夜想,现在也十分迫切地想见到文姬。
想来想去,董祀拿定了主意,对国渊说:"我们只有赶紧催促成行,接回文姬
夫人,不然夜长梦多,容易激出意外。到那时,我们的使命可就要危险了!"
"真有那么严重吗?"国渊问。
董祀忧虑地回答:"你没见过文姬,也没见过左贤王,当然体会 不到,我可
是天天如坐针毡,如履薄冰。要知道,一不慎,后果堪忧啊!"
晚上,国渊帮董祀换了药,二人各自上床,准备休息。突然,重祀听见外面有
声音,对国渊说:"司马,好像有情况!"
驿帐外,汉军守卫和左贤王的人已经打了起来,双方都是高手,可是汉军进部
落的人少,渐渐不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