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

第60章


他将几柱香插在了蔡邕的坟前,轻声道:"伯喈贤夫妇,我曹孟德有愧于你们,
在前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数口,在后我又一再坐失良机,没有及时告知文姬你们要
她跟着我的意图,致使文姬数次蒙难,以至落人匈奴敌手,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每念至此,我都悔不欲生,望伯喈贤夫妇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早日找到文姬,使
她能够安居乐日。"
说到这儿,曹操拿出了蔡邕交给他的玉佩看了一下,继续说:"文姬小姐美丽
绝伦,才华超群。当初孟德虽然勉强接受蔡兄所托,可是与小姐接触过后,使孟德
相信与小姐如能结合,真正是珠连壁合,天做佳偶。每思至此,孟德我都心如刀绞,
痛不欲生。我曹某人此生,一定要找回文姬,成就心愿。"
几天后,曹操在府内看一份奏折,边看边不住地点头,命人又把董祀我了来。
董祀来了之后,曹操对他说:"事情是这样的,枣抵大人上了一个折子,提出
了要实行屯田。他说了屯田的几大好处,一是可以解决大量军民的生计问题,不使
大量的军民到处游荡生无居所,使民安居乐业;第二,可以在作战的时候,随地筹
备粮草支援;第三,使军民形成固定的建制,便于动员兵力,随时扩大兵力。
他说得十分地有道理呀。我看还可以加上其它的一些好处。比如说,一旦形成
建制,便可以适当地开放边境,这样就可以和异族互通有无,扩大贸易。当然还可
以利用经商的机会,派人出塞,去寻找文姬夫人,你说怎么样?"
董祀高兴地站了起来,称赞道:"这件事儿真是太好了,那我就出塞去寻找文
姬吧?"
"你别着急呀,"曹操继续说,"我已经决定破格提拔枣抵为屯田司马,来统
筹负责。我想让你去给他做个帮手,做个屯田都尉,协助他把这件事情干好,然后
相机寻找文姬夫人的下落。"董祀听了赶紧谢过曹操的提拔。
不久,董祀便带领大量军民,在和匈奴交界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开荒种地,组
建居民点,设立官制。右贤王得知此事,不敢延误,赶忙到单于庭报告。
单于正在欣赏歌舞,听说右贤王求见,示意歌伎退下。听了右贤王的报告,单
于不解地问:"竟有这等事情?以前可从来没有过,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规模怎么
样?"
右贤王答道:"回陛下,据微臣手下所见,汉朝此举规模空前,光我们此去长
安路上,就有几十万之众。我看此举非同小可,我们应认真对付。"
单于略一沉吟说:"赶快派人请左贤王前来一同商议。"
左贤王来到单于庭,听说汉朝屯田的事情,沉思了好一会才说:"我看汉朝此
举的目的主要还是对内。我的看法是,他们多年内乱,产生大量的散兵游勇,灾民
百姓长年流离失所,到处游逛,造成了极大的动乱。现在实行这样的举措,便可将
这些人固定在土地上。汉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在土里刨食,有了土地,他们便
会安居乐业,少了许多麻烦;其次,有人种地,才能征集到军粮,这对他们提高军
事能力大为有利;第三,当然也是针对我们的,他们在边界地区,形成了固定的建
制,如果再和我们作战,他们就可以就地取粮,就近募兵,这对我们不利;最后一
点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就是贸易的机会加大了,官税的收入增多了。"
单于听了左贤王的分析,又问:"以左王的意思,他们此举对我们利弊如何啊?"
左贤王答道:"推出此举的人十分聪明,我看对我们利弊相当。
他一定也注意了不能过多地刺激我们,以保证这项政策能尽快地实施,毕竟加
强贸易肯定是双方得利的好事。"
右贤王显然持有疑虑:"陛下,我不同意左贤王的看法。汉朝在我边境开荒屯
田,集结大量军民,显然对我们是形成了威胁,一旦他们时机成熟,很有可能对我
们发起进攻。这次我们中原得手,主要是因为他们内乱所致,一旦他们内部团结,
绝不会坐视我匈奴强大。所以微臣以为,决不能让他们在我们边境形成威胁。我建
议趁
他们立足末稳,立即出动大军,荡平在我边境的屯田聚点,不然我们将后悔莫
及!"
左贤王认为右贤王的看法并不妥当:"首先,从汉朝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几十
万的人力在我边境地区大事屯田,就说明他们朝庭的行政能力,已经有非常意外的
提高,至少是出了非常杰出的权力人物。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有所准备,密切注视我
们的动向。我们去对付有备之敌,胜算不多;二是我们刚刚征战归来,举国上下需
要休养生息,连续征战恐怕民心不稳。再加上我们和汉朝多年以来"就有和亲的传
统,动用武力,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下策。所以微臣以为,还是以和为贵,慎动刀兵。
"
右贤王撇了撇嘴:"左贤王大人,最近想法变化不小啊,怎么也提和为贵了?
谁不知道左王爷是匈奴第一英雄,打遍天下无敌手,曾带领铁骑十万横扫中原,
怎么突然讲起和气生财来了?是不是身边多了一个天姿国色的汉族娘们儿,就变得
身上软了起来。"
"你......"左贤王刚要生气。单于一边发话了:"右贤王,你的话多了。打与
不打,我自有主张。左贤王说出自己主张,自是他的本分。你位居左贤王之下,刚
才说的这番话,就该打你的鞭子!"
右贤王赶紧下跪承认错误:"单于息怒,微臣是对汉朝一时气愤,急于带兵为
陛下效力,所以口不择言,冲撞了左贤王大人与陛下,小的甘愿受罚。"
单于转头向左贤王:"贤弟你看?"
左贤王也不计较:"右贤王也是一片好心,我知道他就是这个脾气,我不会和
他计较,贤弟请起。"
单于使对右贤王说:"你起来吧。咱们匈奴要强大,就要君臣一心、大家团结
一致。如果再要在庭上胡说八道,定要按律条处罚!"
"微臣记住了,谢陛下、谢左贤王。"右贤王心中不快,只好谢恩 .
单于送左右贤王出来,左贤王行过礼,跳上马带手下先行离去。右贤王看着左
贤王走远了,回头对单于说:"陛下,我就为您不服气,他左爷一个做臣子的,竟
然把一个最漂亮的女俘留给了自己,这是明显地对陛下的不恭啊!不光是微臣我,
好多王公大臣都在私底下不平,都说单于太过迁就左爷了。"
单于解释道:"你别瞎猜,那个女人也的确太过刚烈,不让男人近她的身,左
王爷留她在家里,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留她只不过是为了教他的公子,并无不当之
处。"
"陛下,您也就是心太软。"右贤王又出主意:"女人嘛,哪一个不刚烈?刚
烈还不好办,以柔克刚,陛下安排她个荣耀的职位,谁不想荣华富贵呀?我就不信
那蔡文姬就愿意一辈子睡马厩?"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儿呢?"单于若有所悟的样子,"看来还是你对
付女人有本事!噢,不行,那个女人可是天天怀里揣着一把刀子,听着就怪吓人的。"
右贤王笑道:"陛下可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千军万马陛下都不怕,一个女
人拿把刀子有什么可怕的?"
单于看着右贤王嘿嘿地笑了起来,右贤王行了个礼,转身带人离开了单于庭。
单于想了一下,自语道:"是啊,不就是个女人吗?我还怕她?"
站在一旁的国师穆德走了过来说:"陛下,我觉得为一个女人影响君臣的团结,
并不值得。我提醒陛下,对右贤王的提议您要三思而行。"
单于神情有些烦躁,答道:"不就是一个女人嘛?国师也不必把问题看得那么
严重。我看右贤王对我倒是一片真心啊。咱们不谈这个了。国师,咱们好久没出去
打猎了,咱们出去玩一玩吧?"
国师向单于行礼,轻松地说:"我当然愿意陪伴陛下出去散心。" 
第十九章 
一天,文姬和小红在草原上采野花,左贤王带几个随从,从远处骑马驰来,文
姬见是左贤王便冲左贤王挥了挥手,左贤王勒马,在她面前站住。文姬忽然跪了下
来,冲左贤王磕头道:"王爷安排小女子祭奠父母的亡灵,恩比天高,小女子几次
上门拜谢,都未能叩见王爷,今日得见,小女子特地叩谢王爷大恩!"
左贤王跳下马,扶起文姬说:"文姬小姐不必多礼,你们这是上哪里去呀?"
"回王爷话,我们看见今天天气晴朗,特地请示过总管,出来玩玩。"
左贤王笑笑,回头对手下说:"你们留两匹马给她们。"两个侍卫便跳下马,
把缰绳递给了文姬二人。
左贤王又对文姬说:"你们骑马可以跑得远一点儿,可是大黑以前要回来,草
原上有狼。"说着左贤王跳上马,带手下离开了。
小红高兴得蹦跳了起来,和文姬上了马,在草原上奔跑。她们来到了一片柳林
跟前,下马走了进去。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片清澈的泉水,周围野花开放,柳木
成荫,十分的幽静美丽。文姬二人把马拴到树上,高兴地四处看着。泉水清凉,文
姬忍不住捧起一捧水喝:"好甜呢,小红,我想洗个澡。"于是,她让小红给自己
望风,自己脱光了衣服,慢慢走进水中。
小红往远处走,在林间采了一些蘑菇,然后坐在一棵树边休息,不一会儿便睡
着了,她哪儿知道,单于和国师就在附近打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