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六百四十七章立国(一)


    崇祯没法判断,高桂英这么做是自己的意思,还是所有人一起的意思。
    让澳洲脱离大明。
    不在成为封地已经是在挑战大明如今的统治地位。
    难怪这么久,都没有一点关于澳洲的消息传回去。
    来往的运输船,也大多都是来自澳洲,高桂英的手下。
    以至于,让大明的许多商人们,都觉得澳洲并没有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忽略了澳洲的一些变化。
    澳洲的长安城。
    内里的布局,几乎和大明的长安城差不多。
    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够兴建起这么一座宏伟的城池。
    想必是花了大心血的。
    「由检,和大明的长安,有什么区别没有?」
    知道崇祯已经退位,高桂英也就不再称呼崇祯为皇上了。
    在澳洲,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她的儿子。
    一个很陌生,却又很熟悉的名字,让崇祯的心神又是一阵恍惚。
    「你们很了不起,从无到有建设这样的一个城池,应该很不容易吧。」
    站在城门口,崇祯良久才惊叹的说道。
    除了城墙比不上长安。
    其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一样。
    他不知道当年,汉高祖刘邦建设长安,到底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可很显然,就凭从大明移民过来的那些人,想要短时间内建设起来这样的一座大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必,这座城池下面,也埋藏了不少化外之人的不少尸骨。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
    大明是允许奴隶存在的,现在新建立的大顺,也是如此。
    在枪炮的威胁下,再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成可能。
    「这里资源丰富,木料,矿石,更多的是奴隶,再有大明给出的一些图纸,带来的那些工匠们,也都知道是在给自己建设住处,都发挥了十二分的热情。」
    高桂英说的不是很详细。
    可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崇祯就感受得到,当年开拓到底是有多么的宏伟壮观。
    进了长安城。
    崇祯再次发现,这些人交易的货币,居然也和大明的不太一样。
    虽然大小,制式,都差不多。
    可上面的头像,却是换成了高岩的头像。
    「连货币都改了啊。」
    崇祯吃惊不小,在其他的封地上,崇祯还没有发现,那些人发现这种货币上的秘密。
    一直沿用的都是大明流出来的货币。
    这是一种隐秘的财富。
    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有人发现这样的秘密,从而设计出自己的货币。
    「没办法,带过来的大明货币,根本就不够用,只能自己发行,这一点我弟弟在皇家军事学院,学过货币战争这一堂课之后,讲给我们听,才做出的决定。」
    面对高桂英的说法,崇祯已经无力去猜测其中的过程了。
    做过审计部的部长,对于财富的流通肯定是有自己的见解的,那是会轻易的相信别人的判断。
    不过只要一想到,就是面前这一个女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比大明几千万的男儿,都做的更好。
    有着这种见识。
    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跟着他崇祯,总会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施政方针。
    现在也有了上手的机会。
    那能猜不透其中的奥妙。
    对聪明人来说,大明的那一套运作,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不简单的则是如何去推行。
    崇祯看向了高桂英的弟弟,那名中年人的身上。
    高一功他之前只闻其名,未曾见到过真人。
    此刻看了过去,发现正在和自己的儿子高岩,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见其亲近的样子,似乎比和他这个父亲关系都要好得多。
    心中一阵吃味。
    却又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难免有些气馁。
    偏心的副作用真的很大。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建立下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长大了,也几乎是殊同陌路,唯一有牵连的东西,也就是血脉渊源了。
    高桂英也察觉到了崇祯的心情,却没有在这上面多说话。
    她见过民间的许多父子,关系都不咋地。
    不是老子嫌弃儿子,就是儿子不爽老子。
    反正就是互相看不惯。
    「走了,进城了,李过和高杰他们,我都派人去通知了,应该在三天之后,就会回来。」
    高桂英搀着崇祯的胳膊,一扯就向着城内更深处走去。
    沿途的街道上。
    每一个人似乎都认得高桂英,不断地打着招呼。
    这些人的脸上,起色都很不错。
    显见在来到澳洲之后,并没有什么生活上的困扰。
    随着高桂英的脚步,不断的深入,崇祯也看到了一座皇家军事学院矗立在中央,若是他的记忆没错的话。
    在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也应该是在这个位置上。
    显然,高桂英对长安复制的很彻底。
    除了一切都是新的。
    布局一点都没有走样。
    崇祯沉默的看过眼前的一切,大顺这个国家,也就在他心中慢慢的清晰了起来。
    虽然不是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大顺。
    可崇祯依旧看得出来,这个国家正在散发着蓬勃生机。
    和大明是没有办法想比的。
    不过,只要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是和大明一样强大的国家。
    吃了一顿接风宴。
    剩下的人就散了。
    高岩更是乐的如此,不用面对这个看起来陌生又熟悉的父亲,让他去庄稼地里干农活,他怕是都愿意的。
    只有高桂英陪崇祯四处闲逛。
    在一处树下,远望着远山含黛。
    高桂英忽然问道:「你要不要去看看柳如是和她的孩子?」
    当年在她的府上,两人的关系真的不错,也就在柳如是有了身孕之后,才搬了出去。
    算起来,柳如是的孩子,是和高岩一般大的。
    「她还好吗?」
    崇祯不是很清楚,柳如是的封地,现在在那个方向,只能想着东北方看了过去,因为高桂英看得也是那个方向。
    「她要不是郑家人偶尔会去看一眼,给出一点帮助的话,现在过的应该很艰难。」
    高桂英没有说自己,经常派战舰,又或者是让高杰,李过他们带着军队上去帮助建设家园。
    当年,大明的那一次移民可是很盛大的。
    也就只有柳如是身后没有势力。
    难免势单力孤。
    「那边是西班牙的主战场,据说最早是葡萄牙人奥尔蒂斯·德雷特斯到达该岛北部的,见当地居民肤色和头发和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黑人十分相似,两地自然景色和气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几内亚。」
    高桂英话语顿了一顿接着又道:"不过现在那个地方叫金陵了。"
    「还好有你照看着
    ,本来是想要把她们母子,安排在离大明很近的苦兀(库页岛)只是柳如是不愿意。」
    崇祯回想起他这些女人们。
    似乎心高气傲的还不少。
    可正是这样的心高气傲,却是做出了比许多男人更加激进的动作。
    澳洲就不要说了。
    新几内亚可是被许多人知道的,然而就是没有一个人舍得离开,能够借助大明发展的那种安逸环境。
    「有件事我得告诉你,你的这个儿子,现在也不是跟着你姓了。」
    高桂英略微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
    她们这些跑远了的女人们,若是在大明的话,绝对不敢做出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来。
    「怎么?她柳如是找了一个当地人,嫁人了?」
    崇祯的脸色一黑。
    恍惚中,发现自己的头顶绿油油的一片。
    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他也知道柳如是是他的几个女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
    本来放出去之前,心中就不是很乐意。
    "嫁人?"
    闻言诧异的高桂英,掐了崇祯腰上的一点肉。
    「你们男人就不能对我们女人有点信心?人家只是把孩子的姓氏,改成了杨姓,算是回归了本来的姓氏。」
    崇祯一阵无语。
    他是知道,柳如是一开始的名字,就叫做杨爱的。
    现在改回来,这不就是有一个儿子和他快要没有关系了?
    想到这里,心里难受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心思。
    「她不会也建立了一个国家吧?」
    崇祯不确定的问道。
    「是啊,建立了一个杨国,人家比我还要大气,直接用姓氏来命名国家,除了人口少一点,发展慢了一点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好。」
    接下来,高桂英就说了许多,柳如是那边的事情。
    以前叫新几内亚,现在叫杨国。
    南部为平原和低地,中部是中央山系,北部山岭走向与山系平行,由几个单独的山岭组成。
    整个环境很是复杂。
    不过土地面积也是不小。
    想要全面占领那块地方,就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移民更多的人口。
    靠人口的自然增长。
    估计得几百年之后。
    至于上面的资源,是不是很丰富,崇祯就不是很了解了。
    别人都是发展军队,一片地方一片地方的打过去。
    崇祯突然发现,多娶几个妃子,多生几个儿子,似乎也一样能够统一整个世界。
    就是不清楚,后世的历史学家,会对他怎么看待。
    「我下次回到大明,就组织一些人,进行第二次移民,大明的运输船,现在已经很多了,想必在有了第二次人口补充之后,这样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崇祯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他心里清楚,高桂英给他说这些话,就是想要人口。
    不过是打着柳如是的幌子罢了。
    不过,现在大明的百姓们,生活都很不错,又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呢?
    这一点崇祯心里,忽然就没了把握。
    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里离大明到底是太远了,只能用欺骗的办法,来解决这种事情。
    像是,澳洲这里发现了金矿,随便捡拾,都能够让人发财。
    又或者是其他的宝物。
    只要有人动心了,肯定就不愁人口不够。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让人发现,这些坑蒙拐骗的言论,是他这个已经退休了的皇上给悄悄放出去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