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汉的生平事迹随了一篇报道上了报纸,更随了广播的反复播报,在两天时间传遍了全县的所有村镇。作文的就是那位年轻人,他用扇情的笔法,故事化的人物形象,刻画了老汉几十年如一日拾粪不辍,人生的最后时刻,还背着粪篓子,挺立在生产队热火朝天的出粪劳动现场边上。老汉那些个趣闻佚事,也被生动地用文字再现出来。报道还把老汉挂在墙上的那些获奖证书,以新闻图片登出来,加上进一步的说明,就成了老汉人生一份特殊的简历。作者最后对老汉一生积的肥土进行想象中的测算,感叹一座粪山,是多少粮食,是多大贡献啊。
文章还被配上了评论:"一个人做一件事很简单,但以毕生的精力做一件事就非同凡响了。如果再以一生坚守在农村大地上,以拾粪积肥为已任,年逾古稀还坚持随太阳升起而出,日落尤不息,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到普通而又伟大的积粪肥田的事业中。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它透露出一个人对国家的爱,对劳动的爱,对土地的热爱。积粪劳模陈果然同志去世了,但他的先进事迹和光荣形象,将永远活在全县人民的心里,是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
赵黑从大队回来后,就听说有两个带像机的年轻来过一碗村,当时心里就有了预感,所以很留意广播,就在第一时间听到了那篇报导。他用大喇叭又通知所有的村民注意去听,完了后又通知全体村民开会,讨论这篇报道,讨论报道中的老汉。社员们的反响出奇热烈,就又说出了许多老汉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光辉点。有人遗憾那个年轻人咋就没来问自己,被问过的村民遗憾自己当时咋就没想起还有那么多的好事来。
赵黑让黑玉英作了笔记,准备稍后交给写文章的年轻人,做为后续发表的素材。黑玉英提醒队长,又派人到公社和大队,表面上是取几张载有报道的报纸,实际是为了玄耀一碗村的这份光荣。
从回来的人口里知道,赵黑报道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在整个县都非常之大。许多领导都表示要来村里参加老人的葬礼,赵黑非常重视,把村里所有劳动的人都停了工,参加到为老汉送葬的准备工作中。
赵黑叫来陈四,介绍了这件事的大影响,和出殡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陈四把阴阳法事的那一套都取销了,一切都要以新风尚为主。陈四心里又激动又不安,提出如此这般,造成葬礼费用无法承担。赵黑说:"这是咱们一碗村从建队以来,都没有过的最隆重场面,虽然是个白事业,实质是一件求都求不到的大好事。对你们家来说,你想想,人老几辈子有过这份光荣。你尽管放七十二个心,葬礼的费用将来全由队里承担了。"陈四眼睛瞪得老大,可劲地点头哈腰说着:"是,是,是。"
要说这份作文的内容,多是发生在老人身上的一些小事,人们平常司空见惯不以为然,但它经广播这么一喧染,就有了光泽,有了力度,把一个原本平面化的人物,一下子立体化了,升化到一种神圣的高度。村里的人们听了后,都一个个扪心自问,回想老汉生前与自己的关系,越想越觉得老人不仅仅是个拾粪劳模,老人还和蔼慈祥,诚实无欺,一生与村里所有的人都相处得那么和谐,简直就是个无缺点的完人。就连那颗光亮的脑壳,谁能想到,那发光的原来是一种精神啊。
在思考的人里,陈四是最最痛心的一个,为自己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爹,活着时却没有好好地尽孝,还对爹发过简直都不是人能做出来的驴脾气。他后悔啊,后悔得抱着棺木,哭喊的悲声如风如浪,整个村子都能听见,人们听了,连灵魂都不安宁起来。
第六天一早,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有人往来送花圈。赵黑对认识的来人,表示了沉痛的感谢,对不认识的来人问明了身分,庄重肃穆地把花圈接收下来。陈四领着大儿子,腿下垫了一块棉毡子,向每一个到灵前烧纸火祭奠的人磕头。围在灵棚前的村民们,一个个都表情哀伤,默然静立。那些个调皮喧闹的娃仔们,都被严令在家里不准出来。
迎接的间隙,赵黑让陈四的儿子念着花圈上的名字,介绍送花圈人的身份来历,发现大队部及所辖的十二个小生产队都送来了花圈。到了中午,送花圈的人稀落了,但送的工具却是拖拉机和大汽车。送的人是县里所辖的其它公社,和本公社所辖的其它大队。
一辆小汽车远远地驶进了村口,车顶上平放着一个大花圈。赵黑认出了是公社领导的车,迎过去发现从车里下来的是领导的秘书。两人握了手,说了几句话后,赵黑招呼村民帮忙把车顶上的花圈小心翼翼放下来,抬到灵棚前,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村人们小声地议论着,说还是这个花圈最好看,不仅白纸花颜色光亮,绿叶子栩栩如生外,还缠绕着许多的金纸带,做工精致就和真的一样。
公社秘书走了后,赵黑回到灵棚前,激昂地对村民说:"明天出殡,公社和大队的领导都要来为咱们的老劳模送葬,大队还组织了邻近村庄里的人们也来参加。而且那个写文章的年轻人,和更多的写文章的人都要来。唉呀!这场面可就大了,我担心这可咋组织才好啊!"陈四就从跪着的棉垫上站了起来,活动着酸麻的两条腿说:"队长,要是那样,到时我们家人还能不能哭啊?"赵黑想了想说:"哭是要哭的,但领导讲话的时候可不能哭。到了墓地下葬时,还要可着劲的哭。不仅你们家人要哭,全村的老老少少到时都要哭。这个葬礼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你们家的事了,是全村人的事。老陈叔不仅是你的老人,也是全村人的老人了。老人是我们村绝无仅有的光荣啊!"
出殡的日子到了,一轮鲜光光红亮亮的太阳很轻松就跃出了地平线,给了大地清新的光亮。冻不死的花喜鹊出窝了,飞到人们屋顶上的烟洞口暖着脚,讨好似地报着喜。麻雀歇足了劲,成群结伙在空中箭一样飞出去,又忽然改变了主意,几乎是随心所欲,只一转眼就刹住了速度,改变了方向,飘然落到了光秃秃的树枝条上,颤悠悠中就迫不及待吵开了嘴。谁家养的猫,顺着墙根跑着,突然轻描淡写地轻轻一跃,上了院墙只一跳就不见了。
赵黑家的大喇叭在太阳还没有出来前,就已经宣布了今天的安排,要求所有的社员在九点钟前,全部到陈老汉的灵棚前,除了和陈老汉同辈数的老人外,每个人领一顶白布孝帽子戴上,集体到陈家吃糕粉汤。他还要求村里有分工的年轻人要各就各位,没分工的人就静候在灵棚前,准备迎接公社大队的领导们到来。
安排完备,赵黑早早来到了陈四家,领头先戴了顶孝帽子,吃了一碗粉汤和几片糕后,浑身就热起来了,走前走后,对陆续而来的人们进行安排和提醒。觉得村里的气氛有点不足,他又赶回家里,把大儿子叫到大喇叭播放器边,手把手教了半天,这才发现没有哀乐的唱片。赵黑忙差人骑了马到大队去借。
一个小时后,哀乐放了出来,整个村子被那沉重哀伤的旋律浸泡着,人们的心绪也被感染得很沉郁。大队的领导来了,邻村的队长领着一帮子村民也进了村,公社的领导稍后也就到了。领导随行的人中,戴眼镜的文化人就有三、四个,有一个还抱着一副模样怪怪的照相机。那个作文章的年轻人也是其中之一,赵黑瞅空把黑玉英整理好的材料,递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手里,尊敬而又心情沉重地表示了道了声谢谢。
上午十时整,黑压压一片人围在陈老汉的灵棚周围,哀乐的声音也小了,公社领导就站到一个临时支好的台子上,拿出事先写好的稿子念道:"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一碗村参加一个劳模的葬礼……。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始终如一地做一件看起来普通,实质上是非常伟大的事情……。粮食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劳模拾粪,粮食丰收……。劳模生的平凡,死的光荣。他人逝去了,但精神永存。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生命不息,拾粪不止的形象永远被我们牢记在心中……。相信在明天,在我们富饶的土地上,将会产生更多的劳模式的人物。他或她,将是劳模精神的接力者……。"
领导讲得激情昂扬,稍一停顿,便引来一片掌声。那些随行的文化人,把相机对着领导,远近左右拍了不知道有多少幅照片。
送葬的时刻到了,哀乐停息,赵黑一声令下,装饰着纸花和绶带的棺木发出咯吱吱地呻吟,被十二个壮小伙子抬出灵棚,到空旷处停了下来。按照公社领导的想法,劳模一生很少远行,坐车的机会也是仅有的几次,今天,就让老劳模在人世最后的路上,乘一趟现代化的大汽车吧!于是棺木被众人合力举上了大汽车,陈家的人也都坐了上去,老汉的大孙子厚嘴,抱着一口瓷盆,脸拉的老长,一声不语地站在棺木的头前。
车子绕着一碗村转了一圈,速度慢行,送行的人们悉数跟着。前面戴着孝帽子的是一碗村民,后面跟着的是邻村来的。杂踏的足音,零乱的声影,和领导们乘坐的小汽车的马达声交织在一起,其中鲜有人语声,气氛是无比的肃穆。
老汉的墓地离村有二里多路,一片长满白茨的沙丘围绕在四围。车无法开过去,十二个壮汉把棺木缷下了车,各就各位重新抬起了棺椁,迈着均匀而又沉重的步履,扬起的沙土,被越来越强越冷硬的西北风吹得如云似雾。几个村民早早就等在墓地旁,用村里砖窑烧的红砖砌成的墓坑张着口子,等待棺木的最后下葬。陈家的儿女亲戚秩序地跪到了前排,赵黑跪在其后,一碗村的村民们依次都跪了下来。邻村来的人有点意外,经过片刻的犹豫,也都乱哄哄跪到在地。
领导们一路步随而来,看着棺木被被绳索吊着缓缓地放进了墓坑。不敢亮明身份的孙阴阳用眼睛瞄着,左右纠正了两次。领导们走到近处,接过铁锹,象征性地往里填了几锹土。很快,锹被转手回原来的人手里,挖土填埋的速度便快了起来,搞得沙尘飞扬。那些精工细做的二十多个花圈,被堆在一起点燃了,火势一瞬间冲天而起,变黑了的纸灰更轻扬,像飞舞的蛾子一样翩翩着,有的就落在了送行跪拜的人头上,或衣领里,引得人们躲躲闪闪。在填坟摔孝子盆的那一刻,陈家的人最先放声哭了起来,一碗村的村民跟着声音,也放出了由小到大的悲声。
领导和那些个文化人在棺椁埋完之后,一个个与赵黑和陈四家人握过了手,在礼让声中先后走了。赵黑有点失落,原想请领导们到家里喝酒吃饭的计划破产了。还好,大队领导和各个生产队的队长们都留了下来,赵黑就把这些人请到自己家里。邻村跟着过来的社员被招待以酒食,全村的人也加入了白事宴的最后吃喝中。
那些个被勒令锁在家里的娃娃们,终于重获自由,被圈在棚子里的狗伸着懒腰,重又发出了吠声,娃娃们和狗几乎同时嗅着香味,来到了陈四及其邻居家周围。
一桌又一桌的人,一桌又一桌的饭菜,一桌又一桌的吆五呵六的酒令声,一桌又一桌的喧闹,使人们忘记了刚刚经历过的悲伤,沉浸在不用花钱即可放纵饕餮的快乐里。
小说推荐
- 我是一碗红烧肉
- 姓名:纪笑颜 身份:HB科大的大一新生 特点:喜欢帅哥,喜欢红烧肉,整天智商晃荡在异次元 性格:赖皮,什么都不在乎 其他:喜欢猫科动物,讨厌狗类动物 名言:我哪里像小受了 迷迷糊糊纪笑颜在入学第一天就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最让他崩溃的事情,什么什么?学校中的黑帮老大?竟然是那个被自己吐了一身的“道明寺?还
- 穿越架空魅宠小巫完本
- 最新章:57 番外合集4
- 一碗面拐到美艳妻
- 《一碗面拐到美艳妻》作者:阳光晴子(邱比特的奖赏之二)_TXT下载唯一的妹妹远嫁美国,她匆匆飞来纽约,亲自煮了碗猪心汤,结果却被他嫌弃是垃圾,还说这颗猪心太可怜,白白被糟蹋了,厚,就算她的厨艺真的很烂,就算混血儿的他长得再帅,但对妹妹的心意被他说得这么不堪,她当然伤透了心,照理说,两人的梁子结大了,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一碗情深
- 一个短命书生在奈何桥上对孟婆一见钟情,为了和孟婆约会,每次投胎都逃汤 孟婆:那个书生,就是你。过来,先喝了孟婆汤再投胎 作者:所写的《一碗情深》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一碗挂面
- 苏一和展晏辰的相识相知是随着时间慢慢来的,但相爱呢 从那一天起苏一就下定决心,要对展晏辰负责,并把大大大美人娶回家-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你回来,即使世界很大生命很短,但我相信我们还会再次相遇“大大大美人,尝尝老攻做的挂面 作者:北芜所写的《一碗挂面》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北芜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章 包裹再现
- 一碗长寿面
- 小说主要通过一个家庭,演义讲述了,五十年代初,到二零二零年,从关里到关外,时代,生存,生活,生产,建筑,风土人情,家长里短,穿衣戴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与变化 还有一些小故事。一些杂文。神话传说,之类的。主要以写实为主,两条主线,一,时代变迁,时间的变更 二,神话故事,鬼怪,梦幻,与现实的人生。
- 都市言情林中王者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七十一章(乱战)
- 斗罗:我保证这是最后一碗饭
- 来到斗罗大陆,卫凡觉醒了一个奇怪的系统:请客吃饭就能获得奖励 千道流“师父,你什么时候才肯教我 卫凡“不急,为了你的事情为师可没少下功夫,教你之前咱们先坐下吃顿便饭 千道流 卫凡“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为师还会在饭里下毒不成 千道流“嗝~师父,现在可以教我了吧 卫凡“来都来了,总要先吃饱再说嘛 千道流
- 网游小说凉开冰度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9章 【炽火城,火舞家!】
- 穿越之村里村外
- 一句话简介:温馨种田,家长里短,发家致富养包子 穿越成农家小媳妇,身旁还有两岁的儿子 兄嫂贪婪自私,婆婆是村里极品,好在已经分了家 又听说她的相公高大魁梧,眉清目朗,是全村最疼媳妇的 沈芸诺翘首以盼的等着,等着裴征回来疼她 可眼前的裴征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会疼人的 阿芒的一群:211535924,管理员
- 穿越架空芒鞋女完本
- 最新章:126 小木番外
- 重生之新手村村长
- 科恩自终焉的世界回到魔潮上涨之前,命运给了他再一次拯救世界的机会 这一世的科恩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新手村村长,当多元宇宙最强大的战士们“玩家”加入战场,雅楠世界能够避免毁灭的宿命吗?七国纷争,诸神之战,百族大战,初火守卫战,科恩能够带领玩家拯救世界吗 敬请期待重生之新手村村长,肥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故
- 网游小说肥鸟先行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9章 最初
- 开局被村民祭拜,我是护村石?
- 大荒中,毒虫猛兽纵横 强大的生灵可以走祭灵一道,庇护万灵 人族孱弱,所幸祭灵庇护 一阵轰隆祭祀声中,一道意识懵懂醒来“啥?祭灵?那我咋变成了一块石头 叶轩醒来后人都麻了 别人穿越都是神兽、异兽之类,起码能走 可自己 在石村众人呆滞的目光之中,他们的祭灵—通灵血石,竟然自己跳下来了(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玄幻小说喜欢看文和学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章祭灵大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