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太爷原则上不能撤换六房三班,只能打板子,因为很多衙役是世代相传的。
但是崞县等等三县出现了特殊情况,衙役们几乎死绝了。
所以黄毅可以留下人手充当胥吏、衙役掌控三县,架空县太爷。
留下的镇抚官和青少年火枪手正兵还有一个任务,必须花半年时间组织、训练出三到五百不弱于普通明军的县保安队。
捷报送上去了,结果如何尚且不知,陈孟吉知道命肯定能够保住,但是不能肯定是否还能当官。
他当然不敢违背黄毅的意图,给黄毅留下的人编造了身份,安排了职务。
但是县太爷的职权有限,仅仅是能够给出吏员的职位。
如典史、主簿这种虽然不入流也是官,县太爷是给不了的。
这些黄毅不在意,他相信一切靠实力说话。
只需半年时间,崞县就有几百不弱于明军的武装力量,三县加起来有一千几百。
整个最基层必然完全掌握在兴和军手中。
即便不是已经被收服的陈孟吉担任县太爷,也无伤大雅。
明朝的规矩,本地人不在当地当官。
初来乍到的知县都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说不定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手中无钱、无粮、无兵。
这种三无知县不乖乖的听话还能咋地?
祸乱过后的三县两三万人死于非命,再有黄毅强制弄走两三万人,剩下的人口已经不足十五万。
再加上大户、富裕户都没了,土地矛盾已经不再尖锐。
均田可以,免赋不可能,税赋掌握在不高于每一亩田地产出的一半。
收这么多?
其实不多,黄毅会下达死命令,耕种者必须得到收成的一半。
手中有兵就不怕粮食收不上来,但是要掌握一条基本原则,升斗小民的存粮必须能够维持生存。
明末,农民真的能够得到一半收成哪还会揭竿而起?
古代的亩产太低,北方,一户人家耕种三五亩地必然饿死,怎么着也得耕种二三十亩旱地。
收成以平均亩产一石麦子或者糜子、高粱计算,收成落下一半就有十几石。
一户人家七八口,一人一年平均仅仅是两石粮食,省着点挖些野菜补充,日子能够过下去。
兴和军接管三县后统计人口,分发给农户一部分缴获的粮食。
因为不少农户属于赤贫,存粮根本熬不过冬天。
这些粮食不是无偿的,属于借贷,明年有了收成必须偿还。
但是报名后经过选拔成为县保安队临时队员的青壮年,每个月可以领五斗麦子。
如果三个月后因为表现良好转为正式队员,不仅仅一个月能够领五斗麦子口粮,还能够拿五钱银子军饷。
十一月底兴和军继续往晋西南挺进。
监军大太监王坤简在帝心,有他出面跟沿途州城府县交涉,不仅仅能够弄到粮食,还能够得到一些大户犒劳的牛羊。
所以兴和军用不着消耗携带的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收容饥民、难民、流民往根据地输送。
越往西南,流民越多,有不少是从陕西逃来的,保不准其中就有流寇的探子。
因为密探送来可靠情报,紫金梁、混天王、八大王、老回回、上天龙、满天星、过天星等等二三十股数得上号的流寇合营,聚众十数万围攻隰州、蒲州。
兴和军一天行军五十里,这个速度属于比较快的,不可能有文官武将弹劾兴和军懈怠、消极。
以这个速度,赶到隰州必然是半个月后。
密探发出情报时,流寇就在围攻隰州,黄毅估计收到情报至少过去了三天,隰州应该被流寇攻破了。
城池破了又咋地?
不破不立,让流寇结结实实教育那些守财奴般的达官贵人地主老财未必就是坏事。
那些蜂拥而来的难民、灾民、流民容易处理,但凡有家小同行的都集中起来往根据地送。
把孤身一人的青壮年、少年男子全部抓捕交由辅兵监督劳动。
这些人中探子肯定不会少,不用去管他们有没有探听到有用的情报,只需确保他们回不去即可。
蒲州城池在黄河东岸,山西的南端,曾经是唐朝长安的咽喉之地,六座雄城之一。
只可惜因为武备松弛,又因为流寇事先派了人手潜伏在城里,所以一天都没守住。
此时王嘉胤已经死了好几个月,流寇们奉紫金梁王自用为盟主。
紫金梁趁着黄河结冰的有利时机,联合二三十家造反武装从陕西流窜到山西连破四县两州,一时间风头无两。
山西遭受的天灾人祸要比陕西好一些,这四县两州许多年没遭遇过兵灾,有不少殷实的人家。
流寇过境如蝗虫一般,比蝗虫的破坏力强太多,十几万户原本过得下去的家庭忽然间就没法过了。
在这冰天雪地里,没有粮食没有住所,只有死路一条。
而粮食都被流寇洗劫一空,不跟着流寇走,不乖乖的服从命令,下场就是冻死、饿死。
所以对于流寇的人数从来都没个准数,崇祯四年末,祸害山西的流寇数量暴增数倍,总人数恐怕有几十万之多。
其实流寇的数量大多数是假象,即便没有官军来围剿,仅仅是一个冬天,就会饿殍满地。
总数四十万,能够有十五万活到春天就很了不起了。
紫金梁、混天王、八大王、老回回等等发现山西地界有得抢当然不肯退走,往太原方向而来。
混天王、八金刚、窜天猴等等流寇头领运气糟透了,他们的队伍刚刚巧遇上了黄毅的人马。
不是一场大战爆发,也不是遭遇战。
兴和军哨探五十里方圆,密探已经遍布山西,哪有可能发现不了裹挟了几万流民的流寇。
打流寇必须打老贼,但凡拥有马骡的都能认定是。
所以兴和军发动了骑兵突袭,骑兵、骑马步兵根本不管漫山遍野的流民,直奔一两千骡马的队伍而去。
此时流寇的战斗力弱得很,绝不是崇祯十五年之后的百炼成钢,那时连大名鼎鼎的孙传庭都兵败自刎。
小说推荐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 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 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 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 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 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 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 皇上:擢张斌
- 穿越架空星辰玖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
- 家父朱由检,大明崇祯帝!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开放海禁、鼓励商贾;发展基建、重视科研;逐鹿塞外、拓疆扩土;剿灭倭寇、威服四海;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文治武功,史称千古一帝…励志成为纨绔藩王的四皇子朱慈炤,总算望父成龙,如愿以偿地做起了太平盛世逍遥王爷 从此游山玩水、调戏良家,全心全意糟蹋国库,心满意
- 穿越架空米缸同学连载中
- 最新章:018:罪大恶极,应诛尽诛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 一起来破死局吧!这是一个试错的游戏,也是一场华丽的梦境,跟着穿越而来的朱由检,看看是否能在这大厦将倾的明末,上演一场不死的传奇 作者:错刀如何所写的《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错刀如何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作者:剑寺所写的《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剑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重生崇祯之山河一统
- 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要不然空来世上走一遭,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明盛只身来到城市打拼,无奈现实很残酷,处处碰壁之后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在一次拜访客户失败后,身心疲惫的他在公交亭睡着然后意外穿越了,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不看任何人的脸色,可是救亡图存的路上同
- 穿越架空洛水倾城连载中
- 最新章:想跟大伙聊聊天。
- 崇祯大帝国
- 崇祯八年,大明风雨飘零,历史拐了一个弯,一个明粉穿越成崇祯皇帝 至此,世界就逐渐发生巨变,有些人和事就大不一样了 作者:故土难离所写的《崇祯大帝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故土难离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章 已经行动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崇祯:今天心情不好,下令前线给我送来500建奴的首级让我开心一下 皇太极,崇祯你别太过分。崇祯:过分。等着我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过分 作者:深水的咸鱼所写的《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深水的咸鱼连载中
- 最新章:143 这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