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太监立功了。
因为他不仅仅亲自带领兵马剿灭薛麻子强盗团伙,还破获白莲教意图聚众谋反的大案。
当然被赶来拍马屁的布政使、按察使、兵备道、知府、通判等等官员吹捧得上了天。
这些人想破脑壳也想不通,最难伺候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监军太监,怎的一声不响出现在晋中?
程序上难道不应该是要钱、要粮、要民夫,雁过拔毛刮地三尺么?
他们哪里想到,此时的监军大太监其实是被二十一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监督。
胆敢违背黄毅的意图,保准被罚一天不许吃饭,甚至于有可能罚去挑水、劈材、倒马桶。
监军太监亲自带兵剿寇还不骚扰地方,平时看太监不对付的地方官都被如此高风亮节的太监感动了。
于是乎,十几道歌功颂德的奏疏送去京师,大太监王坤被歌颂成了忠义果敢的能宦、优宦,是广大宦官的楷模。
紫禁城西暖阁御书房,几十个太监敛声屏气,生怕被皇帝注意了。
唉!一心想着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苦啊!
登基后没多久就向阉党痛下杀手,使得众正盈朝。
仅仅是过了不到两年,崇祯皇帝就发现众正盈朝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唯有嘴皮子很行。
他们绝大多数是打着天子不与民争利的幌子为自家小团体谋取私利的贪官,
剩下的是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腐儒。
还有的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所谓的清流。
崇祯皇帝原本幻想天下大治,谁曾想励精图治四年了,国事比天启年那会儿都不如。
被建奴肆掠的京畿之地还没恢复生气,陕西又糜烂千里,山西亦被流寇破了几个县。
崇祯本来脾气就不好,看到不好的奏疏容易大发雷霆,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没啥好事。
奏疏呈报的要么是兵乱,要么是民乱,要么是天灾要求减免赋税缓交辽饷。
最要命的是辽东奏报,但凡崇祯看到,都要咬牙切齿。
前天辽东又有急报,奴酋已经把刚刚恢复的大凌河城围得水泄不通,大有不破大凌河城绝不退兵的架势。
朝廷如果不派兵马解围,大凌河城被攻破只在旦夕。
崇祯当然知道要派兵,已经下旨征调登莱、蓟镇、永平兵马,可是能解围吗?
勤政不已的皇帝每日都批阅奏疏到深夜,每日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又有噩耗传来。
忽然间被各种坏事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的崇祯皇帝懵了,众正盈朝不都是弹劾内官专权吗?
今儿个怎的有这么多进士出身的文官夸赞起宣大监军太监?
“王伴伴!”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连忙应声道:“奴婢在!”
“这王坤你可熟识?他才去了宣府三个多月而已,怎就能够被那些文官夸奖了?”
“回禀陛下,王坤原是御马监提督太监,颇懂兵事,去宣府之前,奴婢特意叮嘱他勇于任事,莫要丢了皇家的颜面!”
崇祯皇帝舒展了一下身子,看了看伺候着的几个大太监,提高声音道:
“嗯!王坤做得不错,希望他再接再厉。”
崇祯皇帝不知道,他身边的大太监们迟迟没见着王坤送来冰敬,正在盘算着给小鞋穿。
被皇上这么当众夸奖一番,擅长见风使舵的太监们立刻收起了小心思。
他们暗自腹诽:王坤那小子飘了,不好好捞银子孝敬,却跟着啥兴和营跑去山西打仗。
打仗是闹着玩的吗?
万一打输了皇帝怪罪下来,文官武将未必有事,犯事的太监肯定是直接杖毙。
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只听见皇帝又开口了:“尔等都留意一下,如若那王坤监军的兵马再立新功,立刻奏报!”
几个大太监连忙应承道:“奴婢记住了!”
糊里糊涂被王坤叫来陪同体察民情的知县老爷,忽然间就大祸临头了。
没办法,辖区有杀人越货的土匪,出了勾结匪徒的土豪劣绅,还潜伏着白莲邪教的大头目。
如若不是监军大太监王坤带兵剿寇路过此地,顺手消灭了薛麻子强盗团伙,查获白莲教头目,结果不堪设想。
县太爷本来就胆小,摊上了这么大的祸事吓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然监军太监却没有把他往死里逼,要求他给兴和军解决一个月饷银、粮食。
只要粮饷给足,他不但既往不咎,而且给他报功。
兴和军不骚扰老百姓并不表示好欺负。
该沿途州城府县供应军粮、马料一样也不能少。
不是缴获了八千石粮食,又抄家抄来两万余石么?怎么还向地方上索要啊?
一码归一码,该兴和军的没要到手,不会减轻老百姓负担,那些粮食和马料都会被官吏贪污了。
县太爷不想获罪,他必须巴结监军大太监,所以不遗余力搞钱粮,哪去管老百姓是不是怨声载道。
跟官吏明显不同,兴和军不仅仅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还在接受流民。
打掉薛麻子团伙后,一个把总的辅兵外加一个总旗的骑兵战士护送着接近一万人口往北而去。
这些人口不全部是流民,有七八百是没被选上随军的喽啰,三千多是薛麻子团伙的家眷。
薛麻子团伙的家当,包括查抄七个大地主得到的家私、金银财宝装了几百大车。
缴获的粮食没有运走,包括县太爷送来的粮食,抄没大地主得到的粮食,一共有三万多石。
这些粮食一大半存放在薛麻子的山寨,一部分随军携带。
因为黄毅的计划是尽可能多的吸收流民,手里必须有粮食,哪怕仅仅是给流民一天喝两大碗粥,也得半斤粮食。
接下来会有多少流民来投靠?
五千?一万?还是两万?三万?五万?
两万人一天至少是一万斤粮食,加上军粮的消耗,一天就是二百石。
所以必须在征途上设立补给站存放粮食,还得留下兵力看管。
用不着留正兵,辅兵足以,兴和军辅兵的战斗力比明军家丁或许不如,肯定比普通营兵强。
小说推荐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 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 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 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 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 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 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 皇上:擢张斌
- 穿越架空星辰玖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
- 家父朱由检,大明崇祯帝!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开放海禁、鼓励商贾;发展基建、重视科研;逐鹿塞外、拓疆扩土;剿灭倭寇、威服四海;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文治武功,史称千古一帝…励志成为纨绔藩王的四皇子朱慈炤,总算望父成龙,如愿以偿地做起了太平盛世逍遥王爷 从此游山玩水、调戏良家,全心全意糟蹋国库,心满意
- 穿越架空米缸同学连载中
- 最新章:018:罪大恶极,应诛尽诛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朱昱郴魂穿崇祯,激活祖宗保佑系统。虽然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有朱元璋,朱棣等先帝教导,他振皇权,压士绅,重整军队,平东虏,定南洋,夺回西域,广拓辽东千里 作者:湘中大将所写的《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湘中大将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大结局
-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 一起来破死局吧!这是一个试错的游戏,也是一场华丽的梦境,跟着穿越而来的朱由检,看看是否能在这大厦将倾的明末,上演一场不死的传奇 作者:错刀如何所写的《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错刀如何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作者:剑寺所写的《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剑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重生崇祯之山河一统
- 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要不然空来世上走一遭,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明盛只身来到城市打拼,无奈现实很残酷,处处碰壁之后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在一次拜访客户失败后,身心疲惫的他在公交亭睡着然后意外穿越了,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不看任何人的脸色,可是救亡图存的路上同
- 穿越架空洛水倾城连载中
- 最新章:想跟大伙聊聊天。
- 崇祯大帝国
- 崇祯八年,大明风雨飘零,历史拐了一个弯,一个明粉穿越成崇祯皇帝 至此,世界就逐渐发生巨变,有些人和事就大不一样了 作者:故土难离所写的《崇祯大帝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故土难离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章 已经行动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
- 崇祯:今天心情不好,下令前线给我送来500建奴的首级让我开心一下 皇太极,崇祯你别太过分。崇祯:过分。等着我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过分 作者:深水的咸鱼所写的《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深水的咸鱼连载中
- 最新章:143 这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