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多尔衮所说,洪承畴撩起袍角,噗通就跪下了,悲声:“自古战事分为算定战、舍命战、糊涂战。大清打的是舍命战,明国却是算定战啊,其为上,我为中,所以战事不顺……臣为幕僚,臣无能,没有预先谋划,辜负王爷的信任和重托啊……”
多尔衮脸色更苍白,上前一步,单手扶他,叹道:“先生不必如此,下一步如何,还要先生指教。”
洪承畴却伏地不肯起,呜呜哭泣的说道:“臣才能浅薄,已经无计,如今之策,只能看天意了……”
“什么天意?”
多尔衮的手僵在半空。
洪承畴抬起头:“臣当年在松山时,右腿冻成了老寒腿,每遇雨雪天气之前,就会发作疼痛,其状难忍,刚才臣的右腿又剧痛。”
“你是说……”多尔衮明白了,眼中迸出喜色。
“是,今夜九成会有大雪。一旦有雪,气温必降,大凌河必然封冻!”洪承畴道。
--九成,但并不是百分百,另外,即便大凌河冰封,大军也未必就能安全撤退,因为大凌河的冰面可以走建虏兵,自然也就能走大明兵,如果大明在后追击,胜败依然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洪承畴才要说天意。
但在天意之外,也有人力,如果“大清”能提前做好准备,但等天降大雪,气温降低,河面冰封,立刻过河,说不得就能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身后的追兵,一时也追不上来,但是过了大凌河,退到广宁,有了城池依托,大清就能缓过这一口气。
“苏克萨哈!”
多尔衮对洪承畴的判断是相信,他转身立刻呼喊苏克萨哈。
----降雪不但能降温,而且雪如果足够大,还能拖延明军主力赶到的时间,令明军的马车和骑兵,无法按照计划赶到大凌河,对大清来说,再没有比天降一场大雪更有臂助的事情了。
……
很快,多尔衮的命令就传了下去:今夜必有大雪,大凌河会冰封,各部做好渡河的准备,但是听到命令,立刻渡河!
建虏大营动了起来,准备后半夜渡河。
“今春来的早,二月的天气比往年要暖和许多,又已经一个月没有下雪了,今夜难道真的会下雪吗?不会是空欢喜一场吧?”
有人在嘀咕。
却是范文程。
今日一战,那尸山血海,残肢碎肉的场景惊的他脸色发白,双腿直颤,后方追击的明军,更是让他惊恐,锦州战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日,大清会被明国军队追着跑,甚至是陷入重温,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不比营中的那些汉军旗士兵,他范文程当年可是主动投降建虏的啊,这么大的罪行,万一落在明国的手中,那是必死无疑啊。
……
深夜,双方的探骑和斥候在大凌河周边展开激烈的缠斗……
建虏步兵于暗夜中构筑防线,防止明军的突袭。
多尔衮一直在等待。
二月的夜晚,大凌河之边,寒冷而清寂,但多尔衮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冷意,他只觉得还是不够冷,时不时的,他就会冲出大帐查看,在感受寒意的同时,也翘首向天,期盼救命的大雪,早点落下。
但雪花却始终不见。
从子时一直到寅时,眼见就要卯时,再然后天就会亮,但多尔衮期望的雪花,却一直都没有落下。
就在多尔衮的心,渐渐冰冷,想着“天不向大清”的时候,脚步声急促,苏克萨哈忽然闯了进来,惊喜的叫道:“主子,主子!下雪了!”
“啊!”
多尔衮大喜,跳将起来,冲出大帐。
果然,漆黑的夜空里飘下了大片的雪花,在火把的映照下,洁白无瑕,如盐似絮,多尔衮从未觉得,它竟然是如此的美丽。
“主子~~”
又一个白甲兵急匆匆的跑来,惊喜的叫道:“大凌河冻了,冻了!”
一向最能控制情绪,不轻易喜怒的多尔衮此时此刻,终于是控制不住了,他张开双臂,抬手向天,做感谢状,带着哭腔喊道:“天不亡我大清啊~~~传令,全军渡河!”
……
对岸。
李定国也几乎是一夜无眠,虽然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代善率领的建虏后续,已经被大明全歼,也不知道,大明前锋骑兵已经追到了大凌河十里之外,但从建虏白天的疯狂,他却已经清楚判断出,建虏已经快要被逼到绝境了,决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这一条大凌河将是成败胜负的关键,如果能坚守到底,将建虏主力连同多尔衮本人隔绝在西岸,等到孙阁部率领大军主力赶到,全歼建虏主力,击杀或者是生擒多尔衮,都是有极大可能的。
失去了这支兵马以及众多的宗室和将领之后,建虏将再无反抗的能力。
如此,大明重兵就不用深入辽东,只辽南兵马就可以将整个辽东一扫而空。
为患几十年的辽东之祸,一朝清除。
陛下的心愿,也就可以了结。
因此,李定国一点都不敢大意。入夜之后,对面建虏兵营死一般的静寂,更是令他心生警惕,他隐隐觉得,多尔衮入夜之后,一定会有行动。
夜半凌晨的最冷时段,李定国亲自巡视,以防众军懈怠,建虏过河。
掷弹手们列队完毕,准备像昨夜一样,往大凌河中抛掷手炸雷,预防河水可能的冰冻。
但就在这时,李定国忽然感觉脸上一凉,抬头一看,只见暗夜的天空,忽然飘飘洒洒的落下了白色的物体。
是雪!
“不好!”
李定国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快,传我的命令,全军出营,沿河拒守,准备迎敌!再通知黄总镇,请他立刻迎敌!”
……
“咚咚咚咚~~~”
战鼓擂响,沿着大凌河排列的大明军营很快就沸腾起来。
但此时此刻,早已经做好准备、已经是枯等了一夜的建虏众军踩着冰冻的大凌河河面,嚎叫着,冒着大雪,从对岸冲了过来。
白天激战之时,因为木筏和浅滩的限制,建虏能选择的过河地点其实是有限的,明军虽然艰难,但依然可以防守,现在却不同了,在河水冰冻的情况下,处处都是过河点,建虏的数万人马,几乎是同一时间,一起踏上河面,并一起过了河。
“轰轰轰轰~~~”
“砰砰砰砰~~~”
明军的鸟铳和火炮迅速开火,弓箭呼啸而起。
李定国和黄得功各自领兵,拼力搏杀,想要阻挡建虏过河。
但防线太长了,要顾及的地方太多了,如洪水泄堤一般,建虏上下夺路逃生,根本堵不住。
所以,李定国很快就调整战术,不再是堵截,而是改成了袭杀。明军坚守原地,用鸟铳弓箭袭杀夺路狂奔的各路建虏。
“杀李定国~~”
因为李定国的堵截,建虏损失惨重,从多铎豪格到下面的八旗将领,一个个恨的咬牙切齿,过河之后,豪格首先呼喊大叫,带着精锐白甲骑兵冲突,找寻李定国的将旗,想要杀了这个可恶的明将,以为死去的八旗勇士报仇。
连番冲杀,没有找到李定国,但身边的亲卫却越来越少。
河洛会拉住豪格的缰绳,求道:“主子,不能再冲了,我们快撤吧……”
“放屁,再乱我军心,斩!”
此时的豪格也已经是红了眼珠子,他狠狠一鞭子抽在河洛会的手背之上,就要催马向前。
但跨下战马忽然一声嘶鸣,将他摔在了地上,原来是被明军的鸟铳流弹所伤。
河洛会急忙跳下战马,和两个亲卫扶起豪格,然后不顾豪格的反对,将豪格扶上自己的战马,随即掩护豪格撤退。
……
虽然有豪格这样的愣脾气,突围之中,居然也想要杀了明军主将,但多尔衮的脑子却是清楚的,他给各部的命令非常明确,过河之后,不要和明军过多的纠缠,要以突破、摆脱、继而快速撤退为第一要务。毕竟明军主力就在身后,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
暗夜里,雪花飘飘洒洒,铅弹和箭矢齐飞,渡河攻击的建虏不断倒下,后续的人踩着他们的尸体,继续逃生。
雪越下越大,鲜血和雪花,渐渐融成一色……
……
十里之外。
明军探骑和斥候听到大凌河方向的炮声,急忙禀告后方。
吴三桂佟翰邦虎大威马科四人听了急报都是明白,建虏正在趁着雪夜渡河,于是顾不上等后续主力了,急忙点起兵马,再次向建虏的断后之军发动猛攻。
此时,多铎和杜尔祜都已经撤退,断后只剩下正白旗护军都统詹岱一人和两千残兵。
詹岱是建虏悍将,领命之时,他就已经下定了必死之心,他拼死抵挡,但暗夜大雪之中,众军慌乱,即便是最精锐最坚定的八旗白甲兵这个时候也没有战心和战意,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逃命。
很快的,詹岱率领的断后之兵就被击溃,詹岱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不过他们终究是迟滞了明军骑兵的追击。
击破詹岱之后,吴三桂虎大威佟翰邦马科马不停蹄,直往大凌河。
十里之路,原本很快就到,但漫天的大雪遮挡视线,影响战马前行的速度,直用了平常两倍的时间,他们才来到大凌河河畔。
但此时,建虏主力大军已经是逃过大凌河了。
大雪茫茫之中,大凌河已经被完全覆盖,根本是看不到了,若不是竖立的军旗和燃烧的营寨,一时还真不能知道,眼前就是大凌河。
“这该死的雪!”
虎大威气的大叫:“追!”
……
天亮了。
但大雪却没有停。
雪依然在下。
一夜激战,原本应该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海的大战场,却被白茫茫的大雪所笼罩,很多尸体都被覆盖,只有支棱的军旗或者是破碎的车马,证明了凌晨的那一场血战。
“可惜啊,走了多尔衮,不然这一战就是全功!”
两日后,大军副帅史可法先行赶到了大凌河,望着这一大片依然凌乱的战场,忍不住惋惜。
……
锦州。
天子大纛,矗立在城外的原野之中,迎风飘扬。明军营帐依然密密麻麻的将锦州城团团围困,营前的角楼之上,一个戴暖帽,披着黑色大氅的年轻贵人正举着千里镜,徐徐观望锦州城头的动静、身边绯袍太监和锦衣卫围绕,正是大明隆武皇帝朱慈烺。
大凌河胜利的消息,他已经是得到了,虽然是走了多尔衮,也没有能兜住建虏的全部主力,但他还是很满意的。这一战,从义州袭扰、大锦州城下的对峙,一直到暗夜追击,歼灭老代善,再于大凌河边形成最后的围堵,虽然也有一些意外,但基本上都在军机处事先指定的各项计划之中,孙传庭统一指挥,当场定夺,各部严格执行,没有人懈怠掉链子,尤其是最后的合围,李定国黄得功刘良佐连同张家口塞外三部和车臣蒙古的降卒骑兵,绕道五百里,直到大凌河的东岸,阻挡建虏大军的退路,更是完成的几近完美。
吴三桂佟翰邦马科的追击,也已经是尽力了。
战后,在追击过程中,各部都精疲力竭,战马累死了一半,由此就能知道此战的激烈和残酷。
唯一可惜的是,老天为建虏开了一道门缝,一场忽然的大雪,让多尔衮和一部分的主力极其侥幸逃走了。
经此之战,建虏十不存二,已经是一个空架子了,大军继续挺近,稳扎稳打,收复海州,辽阳沈阳,抚顺铁岭,直至建虏曾经的老巢赫图那拉,其实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
因为多尔衮不会轻易屈服。
粮草,还是困扰大军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二月份,进入春天,大军不必为辽东冬季的冰天雪地和道路难行而发愁,但大军所需的粮草和辎重,源源不断的运送,从广宁海州,一支到辽阳沈阳,直至最后的赫图那拉也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凌河战败之后,多尔衮一定会坚壁清野,破坏所有,采用龟缩战术,以期负隅顽抗,加上辽东凋敝多年,为了筹集粮草,多尔衮已经是挖地三尺,明军怕很难从辽东当地获取补给,这一点,朱慈烺心里有清楚的预料。
所以,现在胜利的最关键,已经不再是双方的兵力,而是大明是否将有充足的粮草和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持续支援孙传庭大军的深入?不然就有可能功亏一篑,斩草不能除根,春风吹又生,卷土又重来……
求月票~~!~
小说推荐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十三年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作者:响木所写的《崇祯十三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响木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科学大神(五)
-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 一起来破死局吧!这是一个试错的游戏,也是一场华丽的梦境,跟着穿越而来的朱由检,看看是否能在这大厦将倾的明末,上演一场不死的传奇 作者:错刀如何所写的《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错刀如何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崇祯:许义商,真乃义商也,借朕的100万两,朕一年内定会归还 许远:陛下不用急,可以慢慢还 崇祯:贼寇卷土重来,许义商,借朕1000万两,灭了这些无君无父的贼寇 许远:可以,年息1,给我江南地区的武装行商权 崇祯:鞑子又入关了,许义商,借朕3000万两,采买燧发枪十万杆,子药千万发,杀尽可恶的鞑子
- 穿越架空远明不渐连载中
- 最新章:终章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
- 崇祯八年
- 穿越崇祯帝身上,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样去做?剿贼平虏之外,该如何改变大明 治大国若烹小鲜急火爆炒要不得。循序渐进、遵循历史大环境、潜移默化中让大明重现生机 作者:我爱肥猪猪所写的《崇祯八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我爱肥猪猪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九十五章 曲终人散(大结局)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