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俏伊人

第66章


这些处都在内廷,所以这些人就称为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士。内阁学士原本的官阶只五品,而六部尚书是二品,可见内阁学士在朝廷上地位并不高。上朝排班,大学士的朝位班次也在尚书的下面。今且说这些大学士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太祖时,内阁学士不过像是皇帝的顾问,遇皇帝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随时问他们,听他们意见,做皇帝之参考。奏章批答,从前是宰相的事,现在是皇帝的事。皇帝不能一一亲自动笔,便口授大学士写出,这所谓“传旨当笔”。由皇帝吩咐下来,这事怎样办,那事怎样批,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所以照理,大学士不过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政治大权还是在皇帝,不在大学士。
  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此因中国地方大,一切事集中到中央,中央政府所当预闻的事当然多。远从秦始皇帝时,早已把天平秤着公文,兀自天天看到深夜不得息,何况到明代?那时,西方还没有现代像样的英、法诸国。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小国家,不论疆土那么小,政治规模也简单得可怜。
  这当然不能与中国比。试问当时偌大一个国家,件件事要经皇帝批核,这当然很困难。我们试看北平故宫,前面三大殿,是朝会之所,后面如乾清宫等,由皇帝住宿。他天天要到前面来办公,距离既相当远,北平之气候九月就结冰,次年二三月才解冻,早上天气尤其冷。而中国政府传统习惯,会议上朝,总要在日出前,早上天不亮就朝会,皇帝也须黎明即起,等到太阳出来便散会了。一般做官人,多半住宫城外,远的如前门外骡马市大街等处。早上跑进皇宫有很远的一段路,骑着一匹马,带着一个仆人,掌一盏灯笼,四更五更就要去。
  到了紫禁城,还得下马,仍准骑马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一律须先到朝房,静候皇帝上朝。皇帝出来,天还没大亮,遇到天气寒冷,那时也没有近代的防寒设备。火炉很简陋,生些炭火,不过摆摆样子而已。明制一天有三次朝,称早朝、午朝、晚朝,如实则皇帝要三次出面见群臣及民众。
  明制常朝有两种:一叫御殿,一叫御门。御殿又称内朝,是在大殿内朝会议事。御门是到奉天门,就在阳台上,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现在西方国家有什么大集会,还有在阳台上讲话的风气,我们称这是一种民主政治的精神,其实清朝故宫的午门,就是与被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不过这种制度清朝没有行,但明朝却有。
  皇帝一天要上朝三次,多少的麻烦。明太祖是开国皇帝,天下是他打来的,以前他是皇觉寺和尚,扫地挑水也干过,他有这样精力,可以做独裁的皇帝。明成祖也还是亲手打天下,他是封出去的王,从北京打到南京来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亲裁庶务。再下去的儿孙,生长在深宫,精力逐代萎缩,便不能这样做。甚至不能天天出来上朝见群臣。今天不上朝,明天事情就接不上。事情接不上,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里老等着,也不能群臣们说了话,皇帝无辞可答。后来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
  不过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因此通常内阁大学士都由尚书兼,这样一来,内阁学士地位虽不高,尚书地位是高的。同时也和宋代般,他们都有经筵讲官。经筵讲官,是教皇帝或太子读书的,那是皇室的老师。由曾任这些官职的人来兼内阁大学士,自然和皇帝关系是既尊且亲了。所以明代的大学士(皇帝私人秘书)以六部尚书(政府行政长官)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来兼任,他们的地位就尊严了。
  然而明朝大学士的官衔,却始终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他的本官还是尚书,大学士还是一兼职。直到明代亡国,大学士还是一个五品官。不过上朝时,他以尚书身份而兼大学士,已经是站在其他尚书的前面了。然照制度正轨论,他之所以尊,尊在其本官,不尊在其兼职。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对不能和汉唐宋时代的宰相地位相比论。
  然而明代大学士,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决事情,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章奏,现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在由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自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
  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箚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现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而皇帝失职,却并无办法,算只有给事中有时可以封驳。给事中究竟是太小的官位,哪能拗得过皇帝。所以明代制度,可以说是由皇帝独裁了。不过碰到大事情,皇帝还是要到文华殿、武英殿来同那批大学士当面商量,只小事情不重要的,由内阁写了条子送进皇宫给皇帝慢慢地批。
  但我们应知明代的天下,将近三百年之久,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最有名的就是万历皇帝明神宗,他做了几十年皇帝,有二十几年没有上过朝,政府里大臣都没有见过他一面。当时人传说他抽大烟,真假不知,不过这也很可能。自宪宗成化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也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但我们也不能尽怪这些皇帝的不好,因他们精力、智力有限,天天困在深宫,而要处决一应国家大事,这何等的不容易。无怪他们要怕事偷懒,避不上朝。我们只该怪明太祖订下那制度的不好。即是废宰相而由皇帝来独裁政事,那一制度确实在要不得。
  
   
                  品味真情
  幽幽很喜欢看诸如此类的感人爱情故事,这里先和亲们分享网络转载而来的几个故事!!希望冰的文可以带给你们一样的感触!!谢谢。
  ¤=¤=¤=¤=¤=¤=¤=¤=¤=¤=¤=¤=¤=¤=¤=¤==¤=¤=¤=¤=¤=¤=¤=¤
  《宝贝真的很爱你》:
  他把她当成孩子一样宠着,不让她工作,更不让她做一点点家务。他对她说:我就是要让你幸福,一点苦也不让你尝,等你快乐的长到二十岁,我就娶你,继续宠你养你一辈子。
  他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也有数不完的钞票。他会把钱都交给她保管,任她支配,只要她想要的,他都会给她。 她倒也满足,整天呆在家里,从早到晚一直看韩剧,会为里面的情节高兴的手舞足蹈,也会哭的死去活来。她像公主一样被保护和爱着,她不用担心吃穿,家里的佣人王妈总会为她准备好最精致的食品。 时世的竞争与残酷,她哪里知道。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她也根本不懂。 每每他在工作上失意,不管多痛苦,他都不会告诉她,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会跟她讲美好的一切,他不想让她有任何的痛苦,因为他爱她,他许诺要宠她一辈子。 
  圣诞那一夜,她和佣人们把家里布置的好漂亮,一颗高大的圣诞树从客厅正中央一直延升至二楼,圣诞树上挂了好多好多精致的小礼物。她给他打电话,提醒他,早些回来。他说好,他还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她乐乐地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等待她的王子归来。
  大半夜去了,钟声滴答滴答不停的走,她有了从未有过的焦虑。她在门口来回徘徊着,她突然想起,她在韩剧里看到的情节:女主人翁等不到她的爱人,因为爱人丢弃了她。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很害怕,她完全没有想过要是有一天他离开了她,她会怎么过?越这样想,她就觉得越可怕,就越焦急。于是,她不停的拨打他的号码,却一直也打不通。
  好一夜了,王妈和别的佣人都睡去了,她躺在沙发上,两眼无神的望着天花板,她开始抱怨他过多的宠爱,她开始心急若是没有他的日子,她会怎样过?她于是就好怕失去他,于是不停的拨着他的号码,泪不停的流,眼前好模糊好模糊…… 门外有钥匙声响,她放下抱在手里的靠枕,像孩子一样往门口冲。开门一见是他,她乐乐的抱着他,依在他的身上,就一直不停地哭。他说:宝贝,对不起,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不哭,你不能哭,你哭我会心疼的,好吗?她把脸深深的埋进他的脖子里,好暖和,好暖和。她说:今天我就二十岁了,你答应过这天娶我。他把她的头微微抬起,用他的鼻尖轻轻地碰了碰她的鼻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