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唐

第20章


卢斏大笑着说道,忽又沉吟了一下说道:“李旿、崔岠、郑坴、介玔这三人你也都可带走,如今外敌入侵,这三人都可用为武将,也算是历练,想来他们也不会反对。”
  “侄儿正有此意。”李昭点头答应。
  。。。。。。
  回到自己的房间,侍卫头领马柱悄悄递过来一张纸条,李昭接过来一看上面写道:“成德王景崇大军调动意向不明。大同李国昌父子也在整军备战,契丹人最近也不老实,恐事情有变王都督速归。”
  李昭问马柱:“什么时候送到的。”
  马柱回道:“今天早上,恰好都督你被人叫走所以现在才给您。”
  李昭这才放心,刚才在卢家书房,他对于卢家的消息灵通感到心惊,正在发愁如何防范。如今看来自己的情报系统还是可以的,应该可以卢家有一较长短之力,他这才放心。
  这时庭院中有人高声问道:“李节帅在么?”
  李昭闻言快步走出房门,连连拱手:“小弟正要去找,不想大哥已经到了。”庭院中站立的正是李暤,李家长房长孙。
  李暤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明德以后还是叫我的字子岳吧,叫大哥对你影响不好不好,毕竟以后我可是你的属下。”
  李昭点了点头,笑呵呵的说道:“也行,那子岳大哥,走,里面请。”说着话他拉李暤进了屋。李暤见他还叫大哥,真是哭笑不得,最后无奈的接受了。
  李暤先开口说道:“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说祖父和父亲让我带给你的话。”
  “哦。。。马柱,去守在门外,任何不准进入房间外三十步之内。”李昭点手唤马柱警戒,然后才示意李暤继续说。
  李暤见李昭如此谨慎,心中暗想:难怪他能走到如此地位,果然并非无因啊。“祖父让我跟你说,要稳,要忍,戒骄戒躁,徐徐图之。”
  李昭点头,表示记下了。
  李暤又说道:“我父亲让我告诉你,婚事莫急他自有安排,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别人。还有,崔家不可信,卢家要小心,郑家要多观察。”
  李昭再次点头表示记下了。李暤喝了口茶,表示说完了。
  李昭说道:“那该我说了。我马上就要回去了。”
  李暤一愣:“幽州出事了?”
  李昭点头:“是王景崇,他勾结沙陀李国昌,契丹耶律钦德,想要瓜分幽州。”
  李暤一惊:“如此你得快点回去。”
  李昭又说道:“我想将子爽(李旿的字)带回去。”
  李暤点头:“你不说,我也会向你提起的。事不宜迟,你赶快收拾东西,我去找那小子过来。”说完站起身就准备走。
  李昭赶紧起身相送,并对他说道:“子岳大哥,如果你见到崔岠,卢介玔,郑坴三个,问他们一下是否愿意跟我回幽州。”
  “好的,你放心吧。”李暤说完匆匆离去。李昭摇了摇头,自语道:“这个李暤,风风火火的,真是。。。。。”
  扭头对马柱说道:“柱子,你派一个人跟弟兄们说一声,让他们吃好东西。把马饮喂好,咱们立刻启程。”
  “诺。”
  “慢着”,李昭又将他叫住,“通知席先生一声,让他收拾一下准备回幽州。”
  “诺。”马柱跑出去。叫了两个人,让他们分别通知。
  李昭转身奔卢介琌的院子去了,他要将这个管家式的人物带走。
  (前面第二十七章那点有个小错误,最近查资料,已经修改了。就是义武军节度使那点,当时还不是王处存,是崔季康。而且义武军是听从朝廷的,很是忠心。)
第三十四章 应对
更新时间2009-3-22 19:02:59  字数:2554
 李昭用了一天的时间狂奔回幽州,一回到幽州他立刻马不停蹄的召集众人开会。
  李昭问罗艮,“如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罗艮面色沉重,用手点指地图说道:“如今的情况很糟糕,王景崇在南边调动大军,大部已经集结在瀛洲;李国昌父子离怀安城已经不足两日路程了。奚林传回消息,契丹首领耶律钦德已经纠集了四万大军,说是契丹兴亡在此一战。而且据丁晨传回的消息,他与成德相邻的地区都有重兵把守,而且棣州刺史张蟾联合景州,德州,以三州之力集结两万人马,意欲攻打沧州。”
  李昭突然问章元道:“章先生,韩简与王景崇的关系怎么样?”
  章元想了一下说道:“这个韩简与王景崇的关系可说是一般。据我的观察韩简此人,志大才疏,乃是袁术之流。节帅只要许之以利定能调动他。”
  张铭接着说道:“只要韩简一动,则王景崇必不安,然后就会犹豫。士可鼓不可泄,如此一来王景崇就不足为虑了。”
  韩仪想了想说道:“契丹大军虽然看似厉害,但我大军经过整编也是勇猛异常。再加上营州的关隘险要,应该能抵挡得住。再者,前段时间鹖奚干达遣使来附,且他们与契丹有仇,此次正好命他率领本族大军,从侧翼攻击,如此契丹大军可破。”
  赵勇问道:“那李国昌呢?”
  史云面色凝重的说道:“李国昌,原名朱邪赤心,是沙陀朱邪族首领,其父朱邪执宜曾任蔚州刺史,代北行营招抚使。咸通九年,庞勋叛乱,李国昌因参与评判立功,而被唐朝廷任命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还赐国姓李,赐名国昌。沙陀人勇猛善战,纵横北疆少有敌手。”
  李昭眼望着众人,“少有敌手,并不是没有敌手。其作战方法还保留着突厥,回纥的传统。军纪散漫,暴虐非常。每过一地,烧杀抢掠,百姓深恨之。再者李国昌嚣张跋扈,少有盟友,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白义诚,沙陀安庆部史敬存、萨葛部米海万,都与之关系恶劣。如我军能将其挡在蔚州,新州,武州附近,并与书信联络这四人还有河东节度使,我六方合力定能一举而定之。”
  “再者蔚州还有天成军一万众,蔚州刺史王龟范英勇果决,定会发兵来攻。”席恪在旁补充道。
  赵勇突然嘿嘿笑了两声:“战后这蔚州、新州、武州就成咱的了。”
  众人直接选择无视。
  李昭又问众人:“还有什么问题么?”
  众人俱都摇头。
  李昭转身问章元:“先生,烦劳您去一趟魏州,见见那个韩简,就说事成之后景州、德州全都归他,您看如何。”
  章元拱手答道:“章元谨遵节帅令。”
  李昭又说道:“文渊,你记录。”席恪点头答应,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提笔等候。
  “传令:丁晨负责沧州军务,张蟾之事由他全权负责。务必拿下棣州。
  命马彪组织赫连、仆固、图塔三族联军一万人由赫连飞云率领绕道到契丹的后方,伺机击之。再命他组织小部落联军一万五千人加上承德的一镇军马共二万五千人,由葛萨摩率领,越过炭山,天岭,拿下羊城,燕子城,胡土白山。在李国昌部通过燕云岭后,拿下文德堵住他们的退路。沿途为防止消息泄露,可有他们任意处置。
  传令奚林,命他就地抵抗契丹大军,务必拖住契丹大军,为鹖奚干达等人创造机会。如有机会就拿下辽东。
  传令马三江,让他带领妫州兵马进入新州,并收拢新州的部队沿乔山、羊河,鸡鸣山,西山,白屿河一线布防,务必将李国昌部挡在新州七日。陌刀军,玄甲军,跳荡军一并调给他指挥,告诉他若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传令牛罡,命他防守莫州,不得让王景崇踏进莫州半步。”
  “命史云为监察事,前往妫州前线。妫、新、武三州政务全由他负责。席恪为监察事,前往营州前线。
  韩仪,张铭,赵勇全力打理后方,务必使粮道畅通,军粮无忧。”
  “诺。”众人起身领命。
  。。。。。。。。。。。。。。。。。。。。。。。。。。。。。
  “父亲,前面就是怀安县城了。”扫帚眉,大环眼。。。。一只,狮鼻阔口,全身披着重甲,胯下一匹黑色宝马,全身上下炭一般的黑,只有四蹄之上是白色,故而古人取名叫“乌云盖雪”。
  “恩,克用啊,你看此次的战事结果如何。”一个白须老者对这个年轻人问道。
  这两人正是李国昌父子。这两人在史书上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尤其是李克用,因为出生时就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外号独眼龙。他年少时便骁勇而善骑射,十五岁随父从军随父亲参加镇压庞勋起义,所向无敌,如今已经是云中守捉将。
  “父亲,我并不看好此次战事。”李克用的那只独眼闪烁着别样的寒光。
  “哦,那你说说看。”李国昌很惊讶。
  “儿子不看好的原因有三:第一,幽州李昭并非是无能之辈。观其能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从一位小卒升为一镇节度使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虽然同样姓李,他李昭是名门世家出身,朝中官员大都支持,而我们却但被朝廷视为叛逆,战事一起李昭毕竟定会联络我们周围的朝廷军队借机围攻我们,去年十月他们弄得十月攻势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内部不稳。虽然看似强横,实则千疮百孔,如不改革祸事不远矣。”
  “我儿聪慧,为父甚是高兴。”看到儿子如此优秀,李国昌不禁很是高兴。同时他心中想道,哼哼,史敬存,米海万,别看你们现在得意,可是你们的儿子没有一个比得上我的儿子,他年必为我儿所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