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

第46章


双方互相反感、互不信任的情绪由来已久,与日俱增。每当面临下一步行动应如何决策的时候,他们总是争吵不休,互相否定。 
  戴维・欧文在其《盟军高级司令部内幕》一书中说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美国人对英国人感到寒心――是十八世纪的怨恨还未消失,而暴发户的那种不安全感又加深了这种怨恨呢?紧张关系深深地来源于两个民族的特性和过去,这些需要付出代价。在即将来临的巨大危险面前,他们结成了盟友,但更多的是出于需要而不是喜爱。联盟的道路是艰难的”。 
  如今,关于下一步如何打到欧洲大陆去一事,双方的分歧又一次摆在了他们的面前。美、英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决定应冷静下来,召开一次会议,认真商讨并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卡萨布兰卡会议 
  卡萨布兰卡,摩洛哥王国的经济、交通中心,人口200 多万,位于首都拉巴特西南约50 多公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濒海城市。 
  当时任美、英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其《远征欧陆》一书中回忆说:“12 月(1942 年),我们接到命令,说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将各自率领一批军、政要员于1 月份来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我们奉命为这次会议作好一切准备..我们对会议作了十分谨慎的准备和大量的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保守秘密的工作上”。 
  谁能相信,卡萨布兰卡在一个月以前还处在德军的控制之下,而今这里仍然危机四伏。仅仅三个星期以前,德军还对卡萨布兰卡来了一次全面空袭。此外,在摩洛哥的全部区域内,到处是敌人的间谍与情报员。为此,在会议期间,英方与会代表曾三番五次的提出要改变会议地点,搬到摩洛哥的另外一个城市马拉喀什去进行。 
  “卡萨布兰卡”这个字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白宫”,这也许是一次巧合,不过,美国当局确实有意把它选作这次重大会议的地点。尽管英方反复提出异议,但美方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美国当局的这一决定,着实让保安人员紧张了很长时间。 
  小罗斯福在其《罗斯福见闻秘录》一书中写到:“参加这次会议的英美联合参谋总部的高级军官们以安福旅馆作为这次会议的本部。安福旅馆是一座十分愉快的、专招待游客的旅社,虽不十分宏伟,却非常现代化,小而安适。在旅馆的四周划出了一块禁地,重重的铁丝网架得密不通风;这一大块禁地他们称之为安福军营,里面除了那座安福旅馆之外,还有预备给我父亲和丘吉尔住的几所别墅。在铁丝网的外面来回地巡逻着巴顿将军的部队,他们向一切进出这块禁地的人要求查看通行证,而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这块禁地里面究竟预备干些什么”。 
  1943 年1 月12 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到达卡萨布兰卡。当时,罗斯福总统还没有来。丘吉尔首相饶有兴趣的与陆军上将布鲁克爵士、海军上将庞德爵士、空军上将鲍德尔爵士三位参谋长等人来到海滩散步。面对惊涛拍岸、高达4.5 米的巨浪,丘吉尔感叹不已:“两个多月以前巴顿将军指挥部队在这里登陆确非易事!”然而,谁又能否认,十分敏感却又老谋深算的丘吉尔此时此刻不再想,在这次会议上要想完全达到英国人的要求,也得费一番功夫! 
  1 月14 日,罗斯福总统乘C―54 式飞机,横渡大西洋,飞行8000 多公里,到达卡萨布兰卡。他的三位参谋长们――马歇尔将军、金氏海军上将、安诺德将军已先期到达了。 
  罗斯福总统一踏上由美军刚刚夺取的这块土地,心情格外的好。他不顾旅途疲劳,急于想见到丘吉尔,以便双方能够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谈,力争迅速达成共识,以协调双方下一步的行动。 
  会议正式于14 日开始,历时10 天。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战略问题:鉴于美英法盟军已从东西两翼对突尼斯的德意法西斯军队形成包围之势,胜利在望,而在全歼这股敌军之后,盟军下一步干什么? 
  在会议讨论期间,美国三军参谋长们极力主张“把地中海的这一插曲赶紧结束”,下一步应集中力量横渡海峡进入法同作战,开辟第二战场。 
  丘吉尔和他的参谋长们则坚决反对美国人的这一主张。但是,丘吉尔深知,要想说服美国人是不容易的。要他们同意英国人的观点,还需慢慢来,决不可操之过急。 
  小罗斯福在其《罗斯福见闻秘录》中回忆道:“那天下午(15 日),我们同意双方该详尽地报告并且讨论今后的军事作战计划,以便决定我们第二个攻击目标。渡过英法海峡,攻入大陆的作战始终是双方公开的争论点,这个作战计划当时的暗号叫ROUNDUP,就是1943 年的第二战场,踉往常一样,在我们的屡次谈话之中,美国方面永远是主动提出这个问题,而英国方面则始终回避。” 
  在丘吉尔看来,回避只是一种策略,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提出一种理想的方案,以便双方都能接受。丘吉尔心中暗想:我们攻入欧洲大陆应该选择一条适当的路线。即从西西里岛入手,使我们与苏军将在中欧一带会师,这样,英国的势力范围可以尽量地扩展到东欧来,同时,西西里岛作战一旦得手,并随之把意大利从战争中消灭掉,也可以为盟国下一步横渡英吉利海峡创造条件。据此,丘吉尔提出,战略应是一种斗牛的战略。在西西里登陆,然后进入意大利,这是斗牛士手中的矛,它将直插牛体,斗牛士置牛于死地的一击将于1944 年进行,那时,牛头低垂,精疲力尽。这致命的一击就是攻入法国北部,即霸王行动。 
  美军方代表感觉到:丘吉尔的这一主张,显然在表明,就目前形势来说,英国的立场是不会改变的,他们只想在地中海发动小规模的战斗,而置攻打欧洲侧面的大规模作战计划于不顾。尽管美方参谋长们反对丘吉尔的主张,但罗斯福总统在权衡了各方面的利弊之后,接受了丘吉尔的观点。在罗斯福总统的影响下,美方三位参谋长只好接收了这一观点:暂时不考虑在法国实施登陆的作战计划,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立刻进攻西西里岛。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主张没有被采纳,1943 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这个作战计划被搁在了一边。但是,经过反复研讨,双方又达成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盟军在意大利战场得手以后,应迅速把部队和物资撤回到英国,以便准备在1944 年从法国实施登陆。 
  看来,罗斯福已经不可能在1943 年实现他对斯大林的承诺,即开辟第二战场。他心想,如果斯大林得知卡萨布兰卡会议的最终结果,美、英盟军要延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作战的时候,斯大林一定会非常气愤。对此,罗斯福总统自我安慰到:“战争是变化不定的事件。要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与一个盟国维持很困难的团结,而同时却显然地把另一个盟国置于不利的地位。要想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我们被迫采取一种战术上妥协,这妥协必然地要得罪苏联,而使我们将来不得不采取另一种妥协,而这另一种妥协又必然地将得罪英国。总而言之,战争的迫切的需要主宰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1 月23 日,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以及两国参谋长们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参谋长们向他俩递交了关于“1943 年作战方针”的最后报告,其主要内容是: 
  同盟国的物资仍必须首先用于击败德国潜艇。必须尽量向苏联运输供应品,以便支援苏联军队。 
  在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将按照下列目标进行,即在1943 年内,使用同盟 
  国可能用于对德作战的一切兵力,击败德国。采取攻势的主要作战方针是:在地中海战区:当前首要任务是打败隆美尔,夺取突尼斯战役的胜利, 
  尽快结束北非战事。随后准备在西西里岛实施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其行动代号是“哈斯基”。目的是: 
  1.夺取西西里岛,作为进攻意大利的前进基地;2.确保地中海交通线的安全;3.牵制德军,策应苏德战场及其它战场的作战;4.对意大利施加压力,促使意大利投降,瓦解法西斯轴心国;5.促使土耳其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在西欧战场,盟军必须集中空中力量,对德国本土进行最猛烈的空中轰炸,以打击德国的作战努力,破坏德国的战争潜力。在太平洋及远东战区,军事行动将继续进行。目的是维持对日本的压力,并能在一旦德国战败时,立即对日本发动全面攻势。会议同时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为战区副总司令,突尼斯战役结束后,兼前线盟军总指挥,负责指挥夺取西西里岛的作战;坎宁安海军上将为地中海战区盟军海军总司令;阿瑟・特德空军上将为地中海战区盟军空军总司令。会议要求,地中海盟军指挥部必须抓紧时间,迅速打败德军,占领整个北非沿海地带,同时开始着手拟定“哈斯基”作战计划,并做好夺取西西里岛的一切准备。   
  否定第8 号方案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以后,“哈斯基”行动计划的制订工作便在英国首都伦敦悄悄地拉开了序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进展极其缓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