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中,这位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 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精神迅速地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梁州第二师范学校的校园此时也不平静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成为一种思潮,涤荡着校园的各个角落。
“下海!下海!”
学校开始创办第三产业,梁州二师竹席厂应运而生。一部分有才华的年轻教师激情满怀,准备孔雀东南飞,到深圳、广州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部分教师决定立足岗位,抹开面子和自尊,开展起第二职业。清贫不再是知识分子的天然命运,依靠双手劳动致富奔小康,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米线,米线,一块钱一大碗,好吃不贵!”
“麻辣烫夹馍,够麻够辣,六毛钱一个,物有所值!”
“新鲜的水蜜桃,五毛一斤,欲购从速,机不可失!”
晚自习过后,校园大道上摆起各式各样的摊点,一些文质彬彬的教师开始了热情的叫卖。同学们穿插其中,如同进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市。正在长身体的年龄,晚上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再正常不过了。
看着白天在讲台上激扬文字的老师们在夜间成了经营者和服务生,同学们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买东西时绝对不到给自己代课的老师处购买,总觉得有点难为情。其实这些老师们既然敢摆摊,敢走出第一步,早已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早已将面子置之度外了。此时反倒热情地叫起本班学生的名字,吆喝起自己的生意。既如此,同学们也就没有了羞涩和顾虑,主动地关照起自己老师的生意。
“袜子,领带,洗发水!香皂,毛巾,卫生纸!绝对品质,绝对低廉的价格,超乎你的想象。”
三班的翁全海在课余时间也开始当起了卖货郎。他在周末时间到城里批发市场批发一些生活用品,本着低于校园商店同类商品价格,薄利多销的原则,活跃在各个宿舍间。他想,解放思想不仅仅是老师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我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一些专业教师则利用自己所学,在学校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武术、散打、吉他、钢琴、绘画、书法等各个辅导班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五班的一些同学报名参加了散打班,还有同学报名参加了吉他训练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校园经济“繁荣”,赵弘毅思想上还暂时转不过湾来,他总觉得在一个神圣的校园里,过多地掺杂了金钱的东西,似乎有点不太正常,其实他也说不出来个子午卯酉。他留恋着、向往着的师范学校应该是那种书香弥漫、道德文章……他个人觉得书香、铜臭不能兼容。
然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体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是更好地适应这个现实。日子仍然在一天天过去,一翻热闹过后,晚自习后的校园夜市渐渐开始冷落下来。也许是学校开始管制,也许是大家的购买力有限,也许是知识分子短暂热情的消逝,总之校园里除开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家属摆的小吃摊点外,大多都已悄然收摊,校园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赵弘毅的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是师范学校的助学金已经可以使他正常生活运转了,他对“发财致富”这种事情不太感兴趣。
赵弘毅最大的兴趣还是看书。他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学校图书室,系统地翻阅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些世界名著,翻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二心集》,阅读了中国当代一些作家的优秀作品。他的各门功课俱佳,再加上文学作品的滋润,使得他愈发的容光焕发,充满青春年少的朝气。
赵弘毅现在身高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八,与刚刚进校时候不到一米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身高虽然长了,但仍然比较消瘦,同学们戏称他是《包身工》里的“芦柴棒”。
教室、阅览室和学生宿舍成了赵弘毅标准的三点一线,他喜欢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稍稍遗憾的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太为陈旧,他渴望读到更新的书籍,特别是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一些当代作家所著的小说,比如《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和《少年天子》等书。可惜这些书,学校图书室很难借到,买呢,价格不菲,平均售价10元左右,这够他10天的生活费了。
怎么办?赵弘毅要勤工俭学实现他的读书梦。有同学介绍他周日到梁州城里西关街一户人家里做家教,每月4次,每次辅导2个小时,辅导科目是小学六年级语数,每月付费20元。只需要过个渡,路程不是太远,价钱也可以接受,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赵弘毅辅导的学生是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叫亮亮,住在西关街一个二层小楼里,家里条件不错,爷爷奶奶退休,父母都在梁州县政府里工作。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习基础不是太差,但由于平常父母工作忙,学习上过问不多,再加上受爷爷奶奶溺爱,玩性大,在学习上下得功夫不够,每次考试,语数成绩都在70分到80分之间徘徊,这让他的父母很着急,想找个家教把成绩提升一下。
赵弘毅和亮亮初次见面就很愉快。他针对亮亮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采取了从讲故事入手。对于读了很多书,满肚子故事的赵弘毅来说,讲故事那是他的强项。这招很奏效,很快就激发了亮亮的学习兴趣,赢得了对赵弘毅的信任和好感。对亮亮的语文辅导,他注重从字词入手,要求亮亮写对字,弄通词义,弄懂课文大意,通过适量的课外阅读,培养亮亮读书兴趣,特别是对一些易错环节一个都不放过;对数学的辅导,着重是对亮亮计算能力训练和解决方程问题的训练,他特别重视每一章节知识树的构建,让亮亮重点搞清楚各个章节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使其做到融会贯通。每次辅导完知识后,赵弘毅都会对亮亮进行检测考试,试题设计由易到难,给他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让他每次都感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亮亮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家庭教师。人们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本来就很聪明的亮亮,一经点拨,学习成绩便突飞猛进了。期中考试,语文考了89分,数学考了94分,到了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是94分,数学是100分,亮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梁州一中。亮亮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赵弘毅很是敬佩和感激,报酬也涨到25元每月,学期末还给赵弘毅额外封了一个50元的红包,并希望亮亮上初中后,赵弘毅能继续辅导。
赵弘毅的书架上很快就有了《穆斯林的葬礼》和《平凡的世界》。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一走进《平凡的世界》,赵弘毅便再也不舍得出来了,他觉得孙少平简直就是自己的化身。赵弘毅俨然已走进了平凡的世界里,感受着孙少平的酸甜苦辣。
放眼望去,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渴望吃上白馍馍的农民。站在那个山坡,唱起信天游,高亢的声音仿佛能穿透天空,也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造就了陕北人们豪放之气。孙少平,这片土地的儿子,在贫穷中挣扎,他要冲破天空,创造自己的生活。
上高中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孙少平,因为家里穷而感到自卑,在学校里,也总是抬不起头。饥饿折磨着它,是书带给他精神上的安慰。他害怕,不愿贫穷,但是他没有迷失自我,有一股子冲劲,不想向残酷的现实投降。
“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田晓霞的呼喊,唤起了孙少平沉淀的梦想。赵弘毅不曾觉得孙少平很贫穷,他喊出的是梦的力量,那种力量能够战胜一切艰辛。孙少平始终表现出一种征服者的咄咄逼人的态度,他微笑着面对生活,工作再苦,他又何曾放弃,纵使生活再平凡,他都可以活出精彩。
一段时间里,孙少平几乎占据了赵弘毅大脑的全部,他的情绪随着孙少平命运的波折而起伏,或喜或悲…… 如果说曾有过一部书能改变人的心智和三观,赵弘毅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说推荐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关于宇宙中的那些事儿
- 茫茫星空之中,到底会发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谁知道呢…无尽虚空,从来不缺故事,文明的凋零和新生交织碰撞,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 事先提示:本书一点都不正经,非纯科幻,不硬核。重点提示:本书基于随机灵感创作,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咕,望诸位多多包容,莫喷,谢谢 温馨提示:本书没有大纲,啥都没有,完全是想
- 恐怖灵异兔萌十九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两百六十四章 机械群体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明朝那些事儿
- 当年明月的这本《明朝那些事儿,他自己说应该叫《明札记,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所以还是应该叫《明朝那些事儿 因为他的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 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
- 历史军事磨铁文化连载中
- 最新章:十二、鄱阳湖!决死战!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书籍类别:历史传记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引子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引子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说起来,我也写了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