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锋日记

第70章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宝库应该就是冯格宝窟了。
    莫非这刚才所见的干尸将军就是冯格?
    如果真是如此,欧阳锋在洞中所见几具散乱的人骨自然就是冯格的手下了。那么冯格的手下在何处呢?冯格与亲信勇士躲进洞内,是秘密的事,但其余手下应该仍然在江湖上活动。
    欧阳锋突然想起邢珣的梦话,可能有一个神秘的门派一直在暗中等待主人的命令,那个门派称为“三教九流”。
    他据此推想,可能冯格在躲进山洞之前,曾将其余手下组成三教九流,命令他们趁当时和平十室九空、官府下令从邻近地区迁入大量居民之混乱时机,潜入并隐伏于和平之地,以极端秘密的方式活动,目的是等待练成不死之身的帮主冯格出山。由于练功之后可能会有返老还童、面目全非的现象,那么就凭众人都记清楚的帮主令牌来相认。但江湖上这么久都没有接到帮主令牌,三教九流也不知帮主是否还生存。
    这下层山洞的前部摆满了兵器,有刀、枪、剑、戟、挝、矛、弓、箭、殳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武器,而后部的左边放着一排甲衣,显然是多年没有人使用的。
    右边堆满了各种经书,有道教的《老子》、儒教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佛教的《金刚经》之类。
    欧阳锋对那些不认识的字感到奇怪,便不再理会其它东西,径直走到它面前,看那些字,还真的一个字都不认识,可能是蒙古文。再下边便是密密麻麻的人像和许多小字。
    欧阳锋浏览了一下,小字照样一个都不识,但图画上包括了江湖上流传的所有武功,甚至有些是已经失传的。下边画着许多人拿着武器搏斗的画面,每个画面有十个人,十人排成一排,拿弓箭的站有最后,前面的拿着刀剑殳戟等,阵势变化多端,旁边注上许多小字。看到下面,有一些字被什么东西涂掉了。这些字全然不识,也不用再看了。
    这时,上层山洞传来余深的叫声:“锋哥,我放藤条下来了!”
    欧阳锋作了一个决定,他说:“余深,你想办法把藤条绑在石柱上,你也缘着藤条爬下来,这下面有许多好看的东西,你会感兴趣的!”
    “我可不想去下面送死!”
    “看来这下层山洞一时半刻不会倒塌,你下来看一下也好!”
    “好吧!”
    不一会儿,余深顺着藤条下来,她说:“告诉你,那上面的将军确是死的,因为我们来了这么久他都一动不动!”
    “这我早猜到了。”现在欧阳锋觉得自己与文盲无异,信心更减。
    余深借着明珠的光亮,奇怪地看着墙上的字,却能看懂,忽然说:“这些字是元朝皇族的文字,我母亲从小就教我们,还说总有一天要把它传给我的后代,所以我对汉字可说一窍不通,但在这种文字方面却受过严格的训练,造诣十分深厚。”
    “你译给我听听。”
    最后两人终于明白了那些大字的意思:“陆九渊宝藏。”小字则是练功打斗等的方法,余深无法一一对他翻译,只好概括说明。
    欧阳锋摸着壁上的冯格三字,发现这些蒙古文字写得苍劲有力,他向来喜欢书法,见此妙品,手痒难耐,不禁顺着笔画一笔一画地学着画起来。
    突然,洞壁动了一下,一阵轧轧之声之后,出现了一个暗门。
    两人便一起走进秘室。他们仔细一看,发现这里比上面更光亮,更宽敞,墙壁中镶满了大粒的夜明珠,发着强光。前面的墙壁上写着数十行小字。
    下边放着两个小玉瓶,那两个玉瓶却也透着红光,一看即知里面有件宝物,只不知是什么宝物。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大堆珠宝。四周洞壁竟是用整块的大汉白玉切割而成的,就像一块方玉从中间挖个大洞。
    两人好奇心又起,走过去看那墙上还写了什么。余深只能大约给欧阳锋说一下大概,说元朝将灭,元顺帝知道大势将去,与亲信番僧结琳沁议了一条好计,假装由大臣发怒,驱逐结琳沁等番僧,暗中却把宫中所有宝物带出元大都,派护卫将领冯格护送,最后将大元朝皇宫中的财宝全部藏在此地,为了保密而杀光此地居民。这些财宝是元朝皇帝长年积累的,多数来自波斯,数量十分庞大。手下还有二千僰人精兵,现在仍潜伏于和平都中,等待冯格练成了能长生不老的和平十三诀功之后出洞来领导他们恢复元朝的江山。留下有兵籍一册、令牌一枚。冯格是僰人,元朝一灭,朱元璋得知元朝宝物不知去向,便找到僰人聚居之地,逼迫僰人首领交出冯格,但僰人首领不买账,于是发生了朱元嶂下令诛灭僰人整个民族的惨事。
    余深说:“这位小将,真是粗俗得很,写起文章来语无伦次,不过还好,基本上还能看懂,这和我猜测的相差甚远。”
    欧阳锋说:“听起来确实写得没有什么条理。在那个时代,僰人的文化程度就是如此了。不过,我猜他只是无聊时苦于无人可诉说,便在墙上乱写一气,也有可能。”
    “是吗?这人真是个怪人!”
    “这墙上所写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我们找一找,看有无令牌和兵籍,一找就可知真假。”
    于是两人在四周找了起来,却并无什么令牌兵籍,看来那冯格是个骗子无疑。
    两人怀疑有线索在下文中,便回到墙前,余深继续看那冯格的胡说八道,然后给欧阳锋说了,说冯格为了练长生不老的和平十三诀功,在和平都采了大量的灵芝,炼制了数十枚“灵芝圣丸”,现在只剩下两枚。
    欧阳锋听完后一边摇头,一边说:“这里写着的19,我还认得,前面是什么字?”
    “洪武19年。”原来冯格是在洪武19年乱杀和平居民的。
    两人议论一番,都觉得冯格此人所写令人将信将疑,但也感叹和平居民受此灭门的浩劫竟全是由于元朝的宝藏,真可说是飞来横祸。
    欧阳锋说:“月照,那两瓶‘灵芝圣丸’你敢不敢吃?”
    “我不敢吃,你呢?”
    “我也不敢,我们把它带走吧!配合一下谢老将,以免负了他的一番心意。”
    “那好吧!”欧阳锋上前,拿起两瓶圣药,却见瓶底压着一行字,他大为惊奇,正要去看,头顶一阵嗡嗡之声,抬头看时,那陷阱的翻板竟然盖上了,那条藤条也被盖板切断,断藤掉了下来。
    两人面面相觑,余深道:“看来这位谢老将真是诡计多端,死了还能算准我们的心事。我们不吃就出不去。”
    “看看瓶下地板上写了什么妙论!”
    原来写着的是:“此地自有奇妙设计,来人若不服药,则无法自阱底跃起再以极强内力击碎厚铁板!”
    “看来我们只好胡乱吃下这不太卫生的灵药了!”
    “命运真会捉弄人哪!”
    “只是倘若我们练好了武功,千万不可替谢老将做不忠不义之事啊!”
    “自然,我不信他还能控制我们的心思。”
    余深说:“对啊,我们学好内功之后,再把那步军战法熟记于心中,以后指挥五毒少年帮的帮众才能有板有眼,不会像现在一样了。”
    欧阳锋说:“行,那事交给你了!你学好以后用于救助我们的伙伴,看看行不行得通。”
    “对啊,我们势单力薄,一定要学会步军战法才行。”
    说到池仲安,余深说:“他如果知道我们练出了比他还厉害的内功,不知该作何感想?”
    “大约是大吃一惊吧!”
    “哈!”
    余深摇摇瓶子,里面发出水声,便说:“不是说里面是药丸吗?怎么是药水?”
    “年代太久,八成是过期了,变了药水。”
    “那是用脚想都想得到的了。”
    于是两人拿过宝瓶,各人仰着脖子倒出圣药,却都是一滴药水,滴进了喉咙。
    欧阳锋说:“真不大方,喝得我不够喉。”说着不停地摇那个药瓶,但已经休想从中倒出药水来了。
    余深也喝了,说:“这东西既已经过期,大约没有效了吧?”
    “没有效还不要紧,最大可能是变成毒药了。”
    “我们已经够倒霉的了,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更坏了。”
    “是啊,反正出不去也是死,喝毒药也是死,我倒希望是后者。”
    “我也一样。”
    两人把宝瓶一扔,正要起身,忽然觉得肚子绞痛起来,不禁相视苦笑,想说:“果然有毒!”但已经无暇说话了,便一齐倒在地上打起滚来,不久便痛昏过去了。
    在余深昏倒之前,挣扎着吐出两个字:“锋哥!”
    欧阳锋和余深昏睡了不知多少天,才醒过来,此时药力已经全消了。欧阳锋醒来后的第一个感觉是身体舒畅无比,而且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全身似是没有什么重量,却又充满力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