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无错对

第43章


  说到底,自己还是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没想到原以为强硬的后台这么快就调走了,自己目前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手上的工作早在两天前就已经交接完毕,该带的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定在今天出发。
  他很清楚,自己没被双规是因为别人反映的问题上次已经查过,并没查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这次组织上做得更策略一些,以免这次与上次一样,再无结果会造成局面上的被动。
  他去了省城学习,那对他的调查就大可不必遮遮掩掩,就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下去了。
  上次没查出结果,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是因为前任的省长,另一个是前任的省纪委书记,原来都是自己能说得上话的人。
  但现在不同了。省长调走了,纪委书记也换了人。
  同样的问题,能调查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其关键就是要看是什么人来调查。
  现在同样的问题,由省纪委的现任书记调查,他知道其结果必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人和自己有夙怨,就是无事,他还能找出三分非来,那更别说自己还真的有事了。
  不过,自己的情况和其他出问题的官员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有些人当了官以后忘乎所以,送上门的钱,也不管自己能不能为对方办得了事,不管青红皂白,一律照单全收,这样,以后出了问题,还不知是哪个环节出的。
  而自己则不同,收钱是看对象收的。
  有的人钱送来了,也不能要。这些人的钱如果收了,那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虽然他自己是大嘴巴,但他对送钱的人还是有选择的。
  嘴巴不牢靠的人,他们的钱一分也不能收。
  对自己心里没底的人送的钱,同样不能收。
  其实他收钱的范围相当小。最主要的,就是孙平。
  这个人牢靠,嘴巴严,而且会办事。收了他的钱自己也放心,不用担心后顾之忧。而且,他也是大手笔,这几年他送的钱也足够他花销。
  其他人送的钱,一个是小,再一个他也担心人多嘴杂,会不知不觉地被人兜出去,所以一般不收,还会大张旗鼓地退回去。
  这给一般的人员造成了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的看法。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做的风险不算大,而收益却不小,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些过年过节时,下级机关单位奉送的各位市领导都有份的灰色收入,他也会堂而皇之地收下。
  这样,一是拉近了各位同级领导的距离,不能太脱离群众,另一个,就是收这种钱几乎没什么风险。这些钱几乎人人都收,每次的额度都不算大,就算查处出来,也够不上什么处罚,何况要查处的话,也查处不过来。人人都收,凭什么查处我一个人呢?
  因此,他觉得在这方面,自己做得还算聪明。
  但这些也只能蒙骗一下外行。因为他知道,他的这种招数别的受贿官员也不是没有用过,这也是有案例可查的。现在,受贿的人精明了,查处经济案件的人的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事物是向前发展的。
  向省纪委写信检举他的人,应该就是一个明眼人。
  他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孙平的公司总是能得到其他公司得不到的利益?他知道这里面有幕后交易。
  所以,他写了这检举信。虽然写这信的人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证据,但他这信,字字都点在了他的要害之上。
  方市长一直在想着检举的这个人会是谁。是同级市政府官员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自己有时说话不太注意,但那大多是影射省里的一些人,他和市里的领导相处还算融洽。至少在面子上过得去。
  他推测,最大的可能是其他房地产公司的人,也许还是某些公司的高层人物。
  孙平原来的房地产公司在上宁市只能算是一家中等偏上的企业,但孙平有了自己这层关系以后,却飞速地发展起来。
  他照顾了孙平公司的利益,在同等条件下,其他房地产公司的利益就不得不被忽略点了。
  有人有得到的,那必然就会有人有失去。
  这些“失”的人心态不平衡也是正常的,于是他们就采用了另外一种不和他正面抗衡,但非常具有杀伤力的方法,写检举信。
  自己这一去省委党校学习,调查组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调查下去。
  他最担心的有两点:一是他的存款,他已经让老婆把这些存款以不同人的名义存好了。他的老婆不可能背叛自己。这点他是比较放心的。
  另一点,就是孙平。其他的,都是小事,均不足虑。
  他知道,他能想到这两点,调查组的人也会清楚地想到这两点的。
  这必定会成为他们攻关的突破口。
  不出意外的话,老婆应该能够抗得住。
  而对孙平呢?他原先是有把握的,事到临近,却越来越忐忑不安起来。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行贿和受贿的关系。他从孙平这里拿到的钱如果查实的话,自己不但乌纱不保,按刑律,说不定连性命都难保。孙平呢?这也够他喝一壶的。
  照理说,他也应该能抗得住。
  但谁敢确定呢?俗话说,大难临头各自飞,如果孙平把他行贿的情况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是不是也算他的立功表现呢?
  而自己现在在省里面却是孤家寡人一个,以前就算查出来了,可能还会有人给他有“立功表现”的机会,现在,连这机会都没有了。
  他在前两天还给孙平打了电话,把他认为重要的事情都跟他交代了一遍。但万一他反水,那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这件事,他不得不防。
  在此刻,他想起了一个人,也许,在某些关键时刻,他能够帮得了他的忙。
  原来谢欣怡是市委下属某一机关办公室的文员,她和叶一飞是大学同学,在和你谈恋爱之前和叶一飞谈过恋爱。
  那电子邮件中如是说。还有3000块钱你存进来,我就把他们剩下的照片发给你,你就可以看到她的面孔了。
  这人还没忘了3000块钱这茬呢。看他说得这么有鼻子有眼,看来是真有这回事了。孙靓婷想。
  她打了114查号台的电话,问清了那市属机关的电话号码。
  她想了想,按这号码拔了过去。是一个男人接的电话。问她要找谁。
  “我找谢欣怡,请问她在不在。”孙靓婷说。如果她在的话,那我马上就把电话挂了。孙靓婷想。
  你哪里啊?那人问。她现在不在,才出去,可能过会回来。
  哦,孙靓婷松了一口气,忙说,“我是她同学,那这样吧,我过一会再打电话给她。”她挂了电话。
  看来,真的有谢欣怡这个人了。孙靓婷放下电话想。
  她长得怎么样呢?有自己漂亮吗?叶一飞是不是也象现在爱着自己一样,在以前的某个时候爱着她呢?
  只要把3000块钱存进去,她就可以得到这问题的答案了,至少她能从照片中得知这女孩长的模样。至于关于谢欣怡的其他方面的疑问,她可以向叶一飞去求证一下,她想好了,她要就这个问题问一问叶一飞,她想知道叶一飞给她的答案。不知叶一飞会不会告诉自己他的真心话呢?
  得知方市长已经去了省委党校学习,孙平发了好大的一会楞。
  看来这次是玩真的了。方市长一去到省里,对代表对他的调查正式开始了。不出意外的话,调查人员肯定会到自己这里来。这程序不久前已经上演过了一次,那次是有惊无险,但这次有没有这种好运气孙平没有一点把握。现在省里的掌权派,都是和方市长素来不睦的人,这对他的命运说不定有决定性的影响。
  自己也会被牵扯进去。
  孙平从方市长这里得到不少好处,但最主要的一次,还是那块地。
  从那地块中,孙平得到的好处巨大。其实孙平能得到这地块,确实是方市长教他如此操作的。
  那天他和方市长吃饭时,他谈起了当时他们公司缺少开发用地的问题。谁都知道,当时只要手上有土地,盖好房子后一定会赚钱。
  现在土地很难搞,方市长说。国有土地现在都必须挂牌拍卖了。要在这方面动脑筋,不是一件易事。
  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孙平问。
  倒是有先斩后奏的办法,只不过这办法难度大了一些。
  于是方市长把这方法跟孙平说了。即先和城郊农村签好协议,征用他们的土地后以村委会的名义出面合资盖商品房,造成既成事实,然后补办手续,再想办法把这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这样做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成本。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孙平用这方法果然征到了土地并从该项目中获利匪浅。
  当然,此事方市长功不可没,事成之后,象以往一样,孙平拿出了一些钱送给了方市长。
  这些年来,他们的关系相当地好,方市长从他这里得到的钱款,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查实了,严格按法律条文办事,这款项足以送他上断头台。
  自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回想了一下,觉得自己没有证据或者说把柄落在谁的手里。只要自己不说,方市长又能顶得住,这次也能涉险过关的机会还是有的。
  这次要平安过去了,再把叶一飞和孙靓婷的婚事办好后,自己真要退出江湖了。经过这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他对叶一飞的表现颇为赞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