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电话,姜沫沫提起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听起来,林老爷子并不是那种不讲理不顾孩子本身的意愿闹着要接孩子回去的人,虽然林老爷子接了姜楠他们三个回去,还真是没法拒绝,毕竟人家是三小只的亲爷爷。
但是感情上来说,姜沫沫舍不得,三个孩子养了将近三年了,现又叫了自己妈妈,突然送回去,她心理上接受不了。
下午三孩子放学回来,姜沫沫和姜楠以及姜榆说了下今天白天给林爷爷去电话的事情,然后就带着三小只去了书房,拨通电话号码,先让姜楠接。
姜楠表情带着犹豫,又有些惶惶,说不上来的复杂心情。
那边接通之后,就单方面的在说话,姜楠只是恩恩,好的,之类的一些简单的答复,然后就是姜榆接电话,姜榆小小的眉头拧巴的和麻花似的,一脸纠结,小小的叫了声:“爷爷。”
那边哎了一声,然后就询问孩子最近怎么样之类的,姜榆嗯了一声:“我们挺好的,爸妈对我们都挺好的。”
姜杨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姜沫沫,姜沫沫搂着他小声道:“是个爷爷,你等会记得叫爷爷,他问什么就你说什么好吗?”
姜杨乖乖的点头,姜榆说完了就把电话给了姜杨,姜杨小小的人儿,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虽然叫姜沫沫妈妈,但是隐约的他也还记得姜沫沫好像并不是他亲生的妈妈,但是姜沫沫对他就和妈妈一样,所以这孩子并不觉得不是亲生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接了电话就喊道:“爷爷好。”
电话那边就笑了,姜杨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今年算起来也才五岁,上午的时候他听姜沫沫说,这孩子智商特别高,经过专人教学,已经达到了初二的知识水平,和他那个死去的三儿子一样,是个高智商情商却不高的人。
姜杨按照妈妈说的,回答老爷爷那边的问话,电话挂了之后,他喜滋滋的靠着姜沫沫:“妈妈,我都回答了!”
姜沫沫搂着姜杨,笑着道:“嗯呢,杨杨真棒,晚上咱家涮肉吃。”
姜杨眼睛亮亮的,他最爱吃肉肉了。
晚上孩子们洗漱完都回房间睡觉,姜沫沫去了三小只的房间,姜楠睡在下铺,洗漱完就躺着,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着上铺的床,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姜沫沫进来,抱着两人的棉衣裤,放在衣柜里,叮嘱完了之后,就坐在姜楠的床边,摸了下孩子的被子,挺厚的,房子里烧了锅炉,暖和的很,一点也不冷。
这才道:“那是你们亲爷爷,目前呢,你们先联系着,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等高考完,咱们全家就要去京城了,至少在哪里生活三到四年,这样距离你们爷爷就近了,平时周末你们就可以住到那边去陪着了。”
姜楠坐起来问道:“我们要去京城生活?”不怕被抓了吗?姜楠心里末末问道。
姜沫沫知道孩子的意思,解释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日子会越来越好,我和你们爸爸要去京城读书,你们呢,也会跟着过去京城读书,户口也会随着一起转过去,咱家在那边已经买了房子,你们还记得不?这都已经盖好了,等过去了就能住人了。”
姜楠点点头,姜沫沫继续道:“对待你们爷爷不要有排斥心里,老爷子可是你们亲爷爷,最难的时候,自身难保,想的却是把你们送出来,保证你们的安全。”
两孩子点头表示明白了,姜沫沫摸摸两孩子的脑袋,帮着关了灯关门出去了。
有了第一次联系,后面逐渐的就顺畅了,于是就定下来,每周三小只就去给远在京城的林老爷子去一个电话,也顺便给秦老爷子也打一个。
姜沫沫为了维系两家人的关系,给林老爷子邮寄了四个礼盒的茶叶,礼盒是她根据后世礼盒订做的,木盒子,中间放着两个小坛子,特别的高档。
都是绿茶,或者自己发酵后炒的红茶,林老爷子这一喝之后,就来了电话,说是有个朋友想要一批送外国友人,然后问姜沫沫这茶叶还能买来不,姜沫沫想了想报了一百盒的数量过去,那边很快就有人联系了,一盒子茶叶大概八两左右,加上包装,一盒子绿茶是三百八十块,红茶是四百多块,收到款后,姜沫沫直接让运送建筑材料的车皮给装订在木头箱子里运过去了。
时间飞速,天气一点点的变冷,就在树叶全部掉光的时候,时间进入十二月中旬,姚花枝提前坐着货车来到了省里女儿家里。
女儿,儿子,还有女婿要参加高考,家里有四个孩子,只赵大姐一个,姜沫沫不放心,尤其小儿子五个多月的孩子,就干脆提前打电话让老娘过来了。
姚花枝过来,第二天姜沫沫三人吃了早饭,就放心的去考试了。
虽说是第一次高考,可教育部准备的比较充分,试卷的难度不低,理科考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和化学,五门课程,文科考数学,历史,政治,地理,语文,五门,都不考外语。
就算高考结束报考外语专业的学生也是不考外语的,因为英语在这个时候还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之前花花国和俄罗斯关系好的时候,很多地区的第一外语还是俄语呢,所以外语并不是必考科目,而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从零学起。
考了三天,全部都考完了,所有考卷上的试题,姜沫沫都会做,除了作文之外,几户都能拿满分了,秦天自是不必说的。
姜耀祖的话,考的也不错,就数学最后一道大题难度有些大,估计能对一半的样子,还有政治一些背诵题上要扣一些文书,其他的都还挺好的。
比起姜沫沫和秦天的轻松应考,姜耀祖就辛苦的多,过完年也不过十七岁,中间还停学了将近两年,后面是硬生生给提上来的,尤其是在考前三个月,他才把整个高中的课程学完,复习的时间仅仅剩下三个月时间。
用了两个时间过第一遍,第二天用了两周,剩下两周就是没日没夜的刷卷子,姜耀祖都不知道自己姐姐从哪里弄来的试卷啊,怎么就写不完呢,写完了还不算完,姐姐还要批改,然后再把容易错题的部分总结成一个试卷,再考,再改,反反复复的,直到他完全搞懂了,哪怕这道题变了十八变呢,他都能给做出来为止。
姜耀祖感觉自己就快要疯掉的时候,终于考试时间到了,他又开始考前紧张了,深怕自己考不上怎么办,结果等上了考场,坐下来做卷子,他就一下子进入了考试状态,把自己身在何处身在何方忘得一干二净,就感觉自己在家里写卷子一样,什么紧张忘光了。
考完试后三天,估成绩,就开始填报,完了之后,姜沫沫就开车,带着家里四个孩子,还有姚花枝回县里去了,秦天当然是继续值班了。
回到县里,老人都在这边楼上住着,集中供暖装好了,楼房暖气足,楼上暖和,所以今年一入冬,一家人都搬到这边来了。
好在都是高低床,就算是姜沫沫带着一群孩子回来了,也没觉得有多拥挤的,家里还有一张折叠床,姜耀祖晚上就睡客厅里,姜楠和姜榆睡在姜沫沫房间的上铺,姜杨则是和姜沫沫还有丑丑睡下铺。
姜爱菊和胡成林两人也参加了高考,姜爱菊成绩不行,虽然也早早的就开开始看书学习了,可毕竟是高中的课程,姜爱菊连初中都没上完,后面全凭自学和胡成林讲,考的一般,她报考了省里的重点大学的临川医学,估分下来问题不大,还高出来不少呢。
胡成林成绩能好一点可也不想考太远了,毕竟老婆孩子都在省城的话,他跑太远了,照顾不上,所以报考的和老婆是同一所大学。
只是姜沫沫却觉得他们估算出来的分数,足够上京城的一些好大学了,大不了夫妻两都去京城的好大学,孩子和阿姨带着就是了,住在外面,每天放学就回去。
毕竟前几届分配的工作都特别好,干嘛要待在小县城或者省城,还不如直接去京城呢,一家子可以在京城工作,生活。
姜爱菊却摇头道:“沫沫,我和成林和你,以及秦天都不一样,我们就算能上好大学,以后呢,留在京城生活?家里老人咋办啊,我和成林商量了很久,我们最远就想在省城待着,如果工作能留在省城就最好了,这几年我们攒钱在省城再买个房子,把两孩子户口也转过来,想家里人了,我们坐六七个小时的汽车就回来了,要是去京城回来一趟都不容易,而且大城市,没那么好混的。”
姜沫沫听了之后也不在劝了,记得她大学毕业留在海市有个七八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她赚了些钱,工作也稳定了,每个月最起码有个三万多的收入了,但是在海市那样的地方买房还差一点,所以中有种飘着的感觉。
记得后来同学聚会,原来班里有三十五个人,外地的有二十七个,后来毕业留在海市发展的有十七个,七八年下来,截止到那一年的聚会,外地的同学剩下了七个。
而这七个人其中有三个找了本地的海市人结婚有了住房就留了下来,剩下四个找的是和自己一样是外地的对象,还在苦苦挣扎。
而其中二十个回到自己老家发展的同学都混的特别好,房子和车子早早的就有了,每年还有闲钱可以出去旅游,有余钱买首饰什么的。
大城市立足生活不易,出门就要花钱,吃喝拉撒住,每一样都要算计。
所以姜沫沫并没有劝着姜爱菊和胡成林来京城生活,也没有许诺,自己有房可以帮助之类的话,就算有房了,孩子谁照顾,上大学四年期间不赚钱,养孩子这一笔钱呢。
离家近就不一样了,有急事了,父母可以过来帮忙,回家也方便,二线城市消费也低,可以把学校的补助省下来,养孩子就有钱了。
姜沫沫带着小丑丑去各家都坐了下来,姚家姥爷姥姥生活都挺好的,只姜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看着不是很得劲,吃饭也不多了。
姜奶奶似是有感应,时时刻刻都守在老爷子的身边,吃饭喝水都盯着,姜沫沫私底下问了下姚花枝,这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姚花枝摇头道:“没生病,就是年轻时候干活干得多,劳了身体损耗也就快了,你爷爷今年都七十四了,在咱们村,这算是高寿了。”意思是让姜沫沫想开点,老爷子看着精神头估计日子也不会太长。
于是姜沫沫就在这边多住了些日子,一直到一月份成绩下来,这才带着孩子们回去,姜耀祖留下了,毕竟是二房的男丁,最近这些日子,姜二河意思,让他给姜爷爷端茶倒水,伺候在床前,尽尽孝。
下午到家,赵大姐正在蒸馒头,开了门,让几人进来之后,就忙去拿了抄回来的成绩单,姜沫沫五科,四百七八十分,秦天四百八十九,姜耀祖四百三十二分。
这分数,足够可以上京城的水木大学和华大了,没啥可犹豫的。
而且三人就是这样报志愿的,现在要做的就是等通知书。
姜沫沫有些放心不下老爷子,每天的给县里那边的房子打个电话,问下老爷子的情况,也顺便说下考试成绩。
姚花枝笑着道:“你姐他们的成绩也下来了,你姐考了二百九十八分,你姐夫考了三百八十五分,分数都够上他们报考的大学,现在就等通知书了。”
姜沫沫特别高兴,一家人都考上大学了,一次性出了三个大学生,姜二河也是激动得不行,每天都乐呵呵的。
陈碧玲也参加的高考,报考的也是京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张峰并不打算上大学,而是想继续经商,陈碧玲在姜沫沫生下小丑丑后一个月也生了个男孩子。
()
小说推荐
- 穿书七零:炮灰女配的海岛养娃日常
- 简月岚穿书多年,随军上了海岛之后才触发剧情 好消息:甜宠 HE 肉香 坏消息:她和男配早早狗带 七零宠婚甜蜜蜜 TM全都是放屁 所有的角色都是在为男女主炖肉做铺垫 没有剧情简月岚就创造剧情,为了改写结局她绞尽脑汁 幸好男人懂事,工资全交、家务全包 她拳打泰迪男主,脚踢无脑女主,赶海养娃,刺绣养家,一
- 玄幻小说篱落深深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9章 对症下药
- 含情沫沫
- 《含情沫沫》作者:落落依然是_TXT下载前尘往事如云烟,谁还记得谁?谁还爱着谁“这是送我的“沫儿可喜欢”女子轻轻点头,笑容清怡动人“那沫儿永远戴着它可好”你是我心中唯一的沫儿,银舞凤月簪,便是我们的信物,戴着它,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定能找到你!沫儿,你说,我们永远都在一起,可好-章节内容开始-楔子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含情沫沫,总裁要结婚!
- 乔沫同学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挣钱养家讨好容总!容承慎,C市钻石级的王老五,脸俊身材好,引得C市女人狂风浪碟的涌向他 从此她的人生里又多出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来:赶走这些女人!赶小三驱小四的过程中,乔沫发现这些爱慕容承慎的女人质量其实都挺高,不仅家世好,长的也漂亮,自己还真比不上,遂忍不住好奇问“姓容的
- 都市言情苏三苏巳完本
- 最新章:263. 大结局(完)
- 姜雁琳坑夫日常
- 从出生起就尽享富贵的姜家郡主姜雁琳,发现自己的家族早以岌岌可危,这如何是好 要是以后打不了公主,骂不了皇子,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呢!明确这一点的姜大郡主开始奔发图强,更加卖力的找贵妃的麻烦,挑皇后娘娘的刺“尚书大人别跑啊,本郡主心悦你”某人不知事的小丫头:风流潇洒的尚书大人怎么就出家了呢 作者:乐府文乐
- 都市言情乐府文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十三章 历史和故事
- 姜六娘发家日常
- 别人穿越,不是叱咤风云就是笑傲人生,轮到她姜留儿却变成了渡劫 没落的家族,不着调的爹,书呆子姐姐还有不知道打哪蹦出来的腹黑小子…个个都是她的劫 姜留不憷,用小胖手将劫拧成发家绳,一块过上幸福脱线的小日子 作者:南极蓝所写的《姜六娘发家日常》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南极蓝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10章 番外之小悦儿姜思源
-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 程璐璐上辈子穿进了一本书中,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简直给穿越女丢脸 这辈子重回80年代,看程璐璐手握爽文打脸系统,一路打脸升级,逆风翻盘 上大学、做生意、开公司、赌石…先定一个小目标…嗯…先赚他一个亿 作者:一束清风所写的《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一束清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九十七章大结局下
- 代号零零零零
- 《代号零零零零(完结)作者:静舟小妖TXT下载章四少说“你要俄制核弹?行!你找个面瘫来,只要他肯陪少爷睡一晚,我把美制导弹一起送你”雷钢(面瘫…某恐怖分子(内牛满面“四少,您说的那面瘫不会就是…您身边这位”章四少笑弯了眼“哎呦喂,被你看出来了”第一章…所以我们通过预估,张邦文先生的个人财产约有49亿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7章
- 七零之炮灰女配的海岛甜宠日常
- 【年代+先婚后爱+温馨地养包子日常+创业】林夏去相亲的路上出了车祸,意外穿到一本虐恋情深的年代文中,成了书里无脑作死的炮灰女配 炮灰林夏在男女主之间疯狂搞破坏,遭到男主的报复被送去下乡,最终落得下场凄惨 看完主角之间的死去活来,林夏只想远离这对没长嘴的男女-看着林家人为原主收拾烂摊子,操碎了心 林夏
- 都市言情不言盛景完本
- 最新章:第524章 大结局
- 重生七零:大佬锦鲤日常
- 重生七十年代,刘茜茜懵逼了 爹娘偏着自己,兄嫂偏着自己,连小侄子都偏着自己,感情还挺受宠哈 想吃肉,家里没有,山上有,想吃饭,粮食太少肿么办 柳茜茜:不怕不怕,我有增长剂,缩短粮食生产周期 大山屯到县城路太远,自行车太慢,肿么办 柳茜茜:没关系,超级平衡车了解一下 看这落后的年代,柳茜茜一边打极品,
- 玄幻小说青葱拌豆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百五十四章:慕家子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