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的建造在李元景的授意下很快开始。
由于前面已经有了经验,加上这艘船的规格要小很多,很多地方处理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
所以这艘船的建造速度很快,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龙骨便铺设焊接完成,比之前快了一倍不止。
而李元景似乎也不想耽误太多的功夫,所以计划在四个月内让这艘船下水试航。
是的,四个月!
听起来就挺吓人的!
但事实上真的很难吗?
并不难!
现在造船跟后世造船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很多技术都没有后世那么先进,但很多东西也没后世那么复杂。
为了造这一艘船,单单只是船工,李元景就召集了三千人,一千有经验的带着两千没经验的,一个人带着两个人,老手负责上手操作,两个新人负责配合学习。
整个船坞,只要你能看到的地方,几乎全部都是人。
安装外部装甲的场面才是最为壮观的,船工将船围了整整一圈,大家并排往上铺。
而一块钢板的规格是长两米,高一米,外面两组负责外部焊接,里面两组则负责内部焊接,就算费时费工,半天的时间也能接好这一块钢板。
而这也就意味着,半天的时间他们就能铺设好一层,一天铺两层。
同样也意味着,一天时间能铺设两米高度的外部甲板,而这艘船才多高?满打满算,船身高度不过七米左右,而整体高度不过十来米,最高处二十多米,不过这个可以忽略不计,那是瞭望兵的位置。
也就是说,时间算的紧张一些,三天半就能铺完外部装甲,算的宽裕一些,五天也足够了。
当然,时间短并不意味着质量不行。
如果放在后世,在不考虑铺设电缆等电子设备的前提下,调派三千人来建造一艘五千吨级的战舰,这个指的是最终的总装,恐怕要不了两个月就能让他下水。
若是在极限一些,采用分段建造模式,所有材料充足不需要等待的情况下,恐怕一个月就能下水。
看似时间短,但其实工时却并没有节省,一块外部甲板虽然只用了半天就搞定了,但这却是四组十二个人忙活了半天的结果,这么一算的话,一块外部甲板的工时差不多就是七十多个小时,整个外部船体甲板一共两百多块,算下来单单只是船身外部甲板就用了一万八千多个工时呢。
虽然看似人力太过浪费,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元景还等着后面下饺子呢,不尽快培养点人出来,拿什么下饺子?
……
时间来到了贞观十年的七月份,距离李承乾来到海州已有三个多月。
而李承乾也在两个月前离开了海州,回长安继续去完成自己的深造。
而早在三个月前就决定要来海州的李世民,直到现在才终于踏上了海州的土地。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李世民就出发了。
但皇帝出来一趟不容易,总不能为了赶路而赶路,大好的江山,总要视察一番的。
于是,中间李世民在各地都停留了一阵,在洛州停留了五天,用于视察各地,其他大小县城也多多少少的听了一天或者两天。
自从登基以后,李世民也很少离开长安,这一次出行反倒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虽然纸面数据李世民一直都很清楚,但有些东西从纸面上是看不到结果的,只有当你亲自站在这里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里的一切所带来的震撼。
走在平稳的长洛新官道上,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没有尘土飞扬。
李世民虽然没有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但是在路过某处的时候,还是能看到聚集在一处的大量人群。
几乎每隔一段就能看到这种场景。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皇帝车队前行,前面是有禁军开路的,所有出现在这一段的人,都需要进行临时管控,什么时候皇帝过去了,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走。
所以这一路上李世民走的是专用道,除了他的车队和护卫以外,没有任何商业队伍。
但是单从这些商队聚集频率来看,李世民也能看到大唐商业正在迅速发展的前景。
更不要说在潼关的时候,李世民还查看了潼关的入关记录,平均每天都要有不下于四五百支商队进出潼关。
出了洛州再往东,这种美好的体验就没有了,因为新官道就到这里。
从水泥路上下来,让李世民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这一路上李世民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但看到海州似乎并不属于洛州的商业,李世民却不由的皱眉道:“这里为何会有如此繁华的商业?”
“陛下,这里的商业并不像您看到的那般繁华,与长安和洛州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前来迎接的海州都督连忙解释道。
“哦?有何不同?”李世民倒是有些好奇,遍地都是店铺,虽然目前来看人并不多,但若是没有客源,这些人在这里开店干什么?有钱烧的?
“陛下,海州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对外商品的输出,所有前往半岛,耽罗州以及东州的船队都会选择这里作为停靠地,对于商人来说,售卖的那点货物连上船的尾巴都比不上。
这些店家多为长期供应海外商品的商人,他们在港口附近都长期足有仓库,这些店铺是官府负责建造,以低价租给他们的,一则是为百姓提供些许的便利,二是有这个资源就要利用起来。
而作为交换,这些商人售卖的货物是有些限制的,每人不能买太多,但是价格要比其他地方稍低一些,另外就是这些店铺也成为了他们对外展示的一个平台,不少周边的商家会选择来这里挑选货物,然后选择合作。
整体而言,海州这些年的税收是逐年增长的,不过受制于朝廷对耽罗州及东州的政策补贴导致必须要将半岛的收入拿出一部分,所以税收的涨幅始终有限,不过即便如此,去年的税收也突破了一百万贯。”
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一百万贯对于朝廷来说并不多,毛毛雨一般的存在。
但也足够引起李世民的重视了,目前税收还是三十税一,按照李世民的预想,只有在取消了大多数原本的旧税之后才会提高商税作为弥补,一百万贯的税收,也意味着这里去年一年至少产生了三千万贯的交易,这个在大唐已经能排进前三了。
也仅仅落后于长安和洛州,而超出其他地区一大截。
小说推荐
- 盛唐第一闲人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盛唐华章】参赛作品】武德四年间,李世民带兵虎牢关平叛,大破王世充,活捉窦建德,在意气风发地班师还朝途中,却捡到一个怪人 作者:麻麻不在家所写的《盛唐第一闲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麻麻不在家连载中
- 最新章:不是结局的结局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星际银河启示录Ⅰ 第一卷 动乱之始:第一章--第十二章
- 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啊,智慧赋予我们无尽的想象 人啊,无边地创造使大地也为之黯然神伤 无尽的岁月带来了什麽 大地嘲笑著:生命的意义不再宽广 深邃的宇宙漠然著:人类的追求越来越迷盲 战争四起的宇宙啊,重塑得舞台到底是为谁而创造 告诉我吧,属於自己的天空、人生的坐标是否真的如你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红楼第一闲王
- 江湖人称顾四郎,拳打勋贵脚踢百官。上的朝堂、下的闺房。我只是一个闲王,不是贤王(上一本王爷推太快,这本学会慢点了 作者:萌新三岁所写的《红楼第一闲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萌新三岁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3章:洗劫蒙古
- 大唐闲散王爷
- 穿越到大唐贞观盛世,且看我怎样点石成金,大展宏图,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啊,不,前世只是个老师,写本网络小说,就忙死、累死了,这个时代,不用自己大展宏图,人家皇帝李世民自己就干出一个千古盛世,哪用得着自己帮忙、瞎操心 这一世,我还是做一个闲散王爷,整天喝喝酒、观赏观赏大唐风景,多好 作者:风香草
- 穿越架空风香草暖走河东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二十章凯旋归来
- 闲话闲说
- 闲话闲说作者:阿城上部 1 不妨从我讲起 我是公元第一千九百四十九年、中华民国第三十八年四月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十月成立,所以我呢算是民国出生,共和国长大 按某种“话语”讲,我是“旧中国”过来的人,好在只有半年,所以没有什么历史问题,无非是尿炕和啼哭吧 现在兴讲“话语”这个词,我体会“话语”就是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幽香闲闲露华浓
- 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 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 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作者:方唐所写的《幽香闲闲露华
- 都市言情方唐完本
- 最新章:第685章相聚
- 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
- 重生回到2004年,董方卓不是要证明他比别人了不起,而是要证明他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前几章节奏飞快,前期铺垫,大家有点耐心看哈,要搞劳工证 作者:大头文所写的《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大头文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二六章 封王(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