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猷掀着长可及腹的白髯,不断摇头,“汤公以悲悯人为襟怀,一心只想救百姓,何曾有半点私心?各位如此度他之腹,真与亵读圣人无异!”
他的话说得很不客气,简直就是在骂起这个念头的人,是“小人之心”。但以他是绅士中的领袖,平日对他一向尊敬,此时也只好不作声。被骂的人心里不服,暗中思量:且先放着!等汤斌有了打抽丰的话,那时再来挖他几句;看他的老脸羞不羞?
存了这样的念头,在席间酒过一巡,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公祖召宴,必有示谕,尽管吩咐,无不从命!”
“不敢!”汤斌答道:“我既然在这里做官,地方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今天略设杯盘,奉屈各位,就是跟大家讨教,一起想办法,来解消同具的痛苦。”
听得这话,朱嘉猷第一个点头,得意地望着大家;意思好像是在问:如何?你们这才知道我的话不错吧!
汤斌自然猜不到他的心思,因为他齿德俱尊,便先向他讨教,“猷老!”他问,“请直言民痪!”
“老公祖的称呼,实在不敢当!”朱嘉猷拱手谦谢了这一句,自己不说话,只眼风环扫,鼓励大家发言,“潼关何幸,得汤大人驻节在此!各位有所陈情,尽管直说。汤大人绝不会见怪。”
“正是!”汤斌欣然举杯,“猷老知我。”
于是绅士们无不大感兴奋,光是畅所欲言,得以把内心的感触痛苦发泄出来,便是一大快事;至于能不能发生效果,大家却并不存奢望,因为都知道有些事出于朝廷的意旨,在汤斌是无能为力的。
汤斌很虚心,他是真正勤求民隐,所以这时候只细心地听,不必表示任何意见。一面听,一面在心中盘算;等大家都说完,他才开口答复。
“多承各位指教,感谢之至。”他说,“地方上的痛苦,约而言之,计有五事,其中兵差频繁,军队苛扰,是他处所无的苦楚,这一点,我自到任以来,已经相当明瞭,此刻听了各位的话,更觉得当务之急,便是在这方面下工夫改善。”
话还未毕,只见有个人离席而起,捧酒长跪,口中说道:“老公祖请尽一筋!”
汤斌认得他名叫萧庆聪,赶紧下座相扶,“萧兄,萧兄,”他不安而又不解地,“为何如此多礼?”
这萧庆聪就是疑心汤斌要打抽丰的那个人,自从人席以后,立刻就发觉自己错了;越想越感歉疚,不该以那种心情去猜度汤斌,因而在内愧与感激两种心情交织之下,做出这种突兀的举动。当然,意在陪罪,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不便说破也不必说破的。
略能窥破心事的。只有一个朱嘉猷,他觉得萧庆聪的意思很好,正不妨由他来代表地方致谢,所以帮着劝汤斌接受了他的敬酒。
这杯酒为汤斌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不多几天的工夫,已得到地方上这样深厚的爱戴,好官可为,在此又得到一个明证。同时也使他深切感到,百姓实在可爱,只要稍微能替他们做些事,便会得到逾量的报答,真是“受之有愧”,唯有格外费心费力,兴利除弊,为地方造福了
在这个念头之下,他决定实话直说,不须加上任何迂遇曲折的言词,“同州府马知府说得好,潼关之害,害在是天下要隘,以致过境大军,络绎不绝。但是,这是一时的,请各位要体念朝廷的不得已,多多忍耐!”说到这里,他向在座的绅士举一举杯,带着些致歉的意味。
“马大人的话说得很痛快,老公祖能够体谅,更是潼关之福。”朱嘉猷答道,“只要是额内的供应,担负再重,地方上亦一定勉力以赴。如今就请老公祖吩咐吧!”
这是要汤斌拿出改善的办法来。他筹思已熟,不慌不忙地为大家解释,额外供应的由来,是因为大军一到,征粮征草,不能迅速交付,结果征集到的一部分,就在等待的时间中,消耗完了,说起来是双方的责任,不能只怪过境的军队苛扰。
“我在想,凡事要‘尽其在我’,我如今跟两位相约,第一、大军过境,我要求上宪,联络邻省,预先通知潼关,以便准备;第二、通知一到,应该备多少粮、多少草,派定以后,请各位尽快缴纳,一到即付,付讫即走,既不误戎机,又图个清静,何乐而不为?”
“是!”朱嘉猷毫不迟疑地代表地方绅士应诺,而且有进一步的建议,“老公祖肯为地方费神,实在感激不尽。只要大军能够随到随走,这一点我们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而且是乐于做到。我想,我们可以先缴粮缴草,请大人拨出仓库,预为存储;军队一到,立刻就有供应,至于谁该出多少,不妨随后再算。”。
“那就更好了!一言为定。”
果然,这个办法的效果很好,过境的军队,一到潼关,应该要什么便有什么,异常痛快。人心都是肉做的,地方上如此漂亮,军队也就不好意思骚扰了,随到随走,军纪肃然;而潼关市面也就大非昔比,以前大军过境,家家惶恐,胆小的甚至闭门不出,如今都是安居乐业,浑如无事。
不到三个月的工夫,潼关附近各州县,连妇人孺子都知道“汤青天”这个美称。土豪劣绅,不敢也不能为恶;流氓地痞纷纷敛迹。“民间争执,知道什么叫讲理,先请左邻右舍,乡党长老排解;真到讲不清理时,才告到官府,因此,潼关备道茂门,落得个讼简刑清。
但是,汤斌自己却依然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勤求民隐,兴修农田水利,为地方造产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以外,他自己还忙着做学问,每夜一灯荧然,非到三更,不肯罢手。
推己及人,他觉得振兴文教是件万不可忽的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着手整顿潼川书院。
书院起于唐朝,唐明皇置“丽正书院”,招集文学之士,讲学其中,即为书院制度的滥觞。经过五代到了宋朝,书院大兴,最有名的是四大书院,而以白鹿洞书院为首。
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唐德宗时,李涉、李渤兄弟归隐于此;李渤后来做了“浔阳江头”的江州刺史,便在白鹿洞修建台榭,成为一时胜景。其后南唐李家父子,素好文学;认为白鹿洞是个士子读书的好地方,下诏建立学馆,并给官田,以供学子薪水;派了李善道主持。称为“洞主”,而整个学馆,则称为“白鹿国库”,是南唐最高官学。
到了宋初,“白鹿国矿改为白鹿洞书院;以后渐次荒废。一人南宋,朱熹当江西南康的地方官,初到任就下徽文,派官学教授杨大法勘查白鹿洞,接着又亲自去作视察,认为可以修复,也应该修复,于是白鹿洞书院,复又成为读书人向往的乐土。
在白鹿洞书院,朱熹亲自订定了一篇学规,首先就揭明教人以人伦为本,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五教之目”。而学做人的程序是:广泛涉猎的“博学”;学而不解则“审问”;问清了还要“慎思”其中的道理;道理虽明,犹须“明辨”它的对与不对?是对的道理,便当“笃行”。同时他又申明做学问的目的:
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虽为后世书院奉为圭桌,但书院并不能保持纯为做人而读书的那种高超的风格。在明朝,书院往往成为读书人论世干政之地,因此触犯忌讳,前后经过四次的摧残,到了末叶,终于有东林书院的名闻天下。
东林书院在无锡,是有气节的读书人,砥砺切磋之地;但以东林出身的,入仕以后,多居高位,于是无形中,有了一个与问党对称的东林党,成为君子与小人,水火不相容的两大集团。这一番争斗,明朝既亡,犹复不止。清军入关以后,阉党的冯铨防备东林报复,反对设置书院;当政的旗下贵族。亦怕汉人借书院掩护,反抗清朝,所以曾有诏令,不许设置书院。汤斌要考虑的,就是这一层关系。
在顺治九年有道上谕,责成各省学政,督率官学教官,“务令诸生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书请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不过潼川书院既非新创,又不是结党干政,游食空谈,汤斌认为并不违反功令。
当然,书院还无法动用公款来维持,汤斌只能找到地方绅士,劝募一笔基金,也仍旧交由地方绅士管理,订立条规,置产收息,只用利息不动本。预定招收名额是正课二十名,附课视息金收入多寡而定;正课每月发给膏火银二两,附课减半。聘请朝邑的一位理学家雷子显主讲。名为“掌教”。
这样筹备好了,方始招考生徒到书院来肄业;报考的资格是不限制的,无论举人、监生、秀才,或者不曾进学的童生,都可参加。由于汤斌的实事求是,以及雷子显的道德文章,报考的有三百人之多。到了考试那天,汤斌亲自到书院照料;二月里的天气,春寒犹劲,考生一到,由汤斌带领的执事夫役,引到饭厅,先送上一碗滚烫的羊肉汤,条案上整箩筐的馍、大壶热茶,随意取用,初入书院,便令人从心底浮起温暖,向学向善之心,油然而起,一个个都在自誓,定要好好应考,取得高第,成为“正课”,在这潼川书院打下一个进德修业的基础。
考试的题目是汤斌与雷子显共同拟定的,叫做“盍言尔志”,藉以考察各人的志向修养。
小说推荐
- 清平手册
- 乌云飘散,阳光从窗缝里钻进来洒在少年身上。那一刻,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被打了一束追光,昏暗又安静的教室里林清忘了呼吸也忘了回答少年的问题 她想,这世界上有仙女是不是也有仙男的存在呢?欸 这个仙男居然是我的邻居.那以后林清的同桌是一个沉迷小说的姑娘,她说“小说里的女主啊,只要身世够惨,就能遇到白马王子来
- 都市言情来只螃蟹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三章
- 人间清醒手册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周贰木所写的《人间清醒手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周贰木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三章 比较正经的一章
- 官员手记 芝麻官悟语
- 官员手记:芝麻官悟语作者:王敬瑞 本书是一位基层领导者所作,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修养又有方法的一位县委书记的集中写照和心声直白。作者王敬瑞曾获得过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现任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多年来在基层领导工作岗位上所获得的弥足珍贵的心得体会,像珠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3章
- 教官你好,教官再见
- 出版名《教官萌于虎》空空如也群1:28927400空空如也群9:122916408加群暗号:我要ooxx 作者:撒空空所写的《教官你好,教官再见》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撒空空完本
- 最新章:82 番外:天狗
- 官欲:专摘官帽子,从省纪委开始
- 官场不只是人情世故,也是打打杀杀。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人前笑面虎,人后捅刀子,杀人不见血 反倒是打打杀杀来的真切,一刀下去,任何人情世故,都已经不重要了 周安宇重生归来,得报大仇,把仇人连根拔起。他立足省纪委,以法为剑,以纪为刀,剑开正邪,刀分黑白 他打打杀杀,不是不近人情,是让人情世故变的
- 都市言情小米辣沾盐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4章 得到重要证据
-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前清宫廷女官德龄著)
- 德龄女士(习惯称为德龄公主)为慈禧御前八位女官中最为得庞的一位,也是晚清为数极少的受过西方教育、能说英语的皇家贵族女性。她与妹妹容龄郡主同为慈禧近身侍官。该书以作者在宫中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她在慈禧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生活内幕,对研究了解晚清史具有参考意义。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本宫廷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清官吟
- 她:虽未贫苦人,却心系天下事 她:虽为生活逼迫,却不放弃心中的正义 她:虽为女儿身,却心装天下事 她:曾经亲眼目睹亲人的离世 她:曾暗下决心 她 为了天下黎明百姓,她甘愿脱下红装,换上蓝袍 聪明如她、精明如她、正义如她、沉静如她、一切有她开始 他:一国太子,娇贵无比 他:一张鬼王面具遮住了俊美的容颜
- 穿越架空凌可心完本
- 最新章:012:英雄救美
- 皇上,臣不想当清官
- 赵青楠只是混吃等死的推理小说作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朝穿越竟成了女扮男装的县令 而且原主还是嗝屁在办案的路上 看着一地的腔子,赵青楠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不想当官啊,这咋还赶鸭子上架啊 眼看着案子要告破,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搬着一箱金子豪气的放在自己面前 赵青楠本着为官清廉的原则,吩咐衙差把金子收下,然后
- 穿越架空南山猫小仙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一十二章:婉儿绝笔
-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 一个退伍的特种兵生意正做得红火的时候,一场流行病袭来死在重病房,穿越到宝玉身上 但是这个宝玉却是在实实在在的清朝康熙初年,且看他如何玩转贾府,如何与黛玉、宝钗发生最让人惊叹的爱情;如何与秦淮八艳共进退;如何揭开康熙的神秘身份,如何解开清朝最大秘辛,如何帮助康熙大帝四处征战统一大中国,如何开疆辟土,如
- 穿越架空大哥柯染连载中
- 最新章:第56章 烟草大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