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情

第十章:新的开始(一)


赵辰阳闻言,突然愣住,回望身后的赵香香,又看看方紫,问道:“这是真的?”方紫点点头。赵辰阳心中不禁惊道:“竟然连方紫也是公主,我竟然一直跟两个公主生活在一起!”
    方紫看赵辰阳呆滞的表情,忽叹一口气,哀哀的叫道:“辰阳。”赵辰阳闻声回过神来,问道:“怎么了阿......不,是烟霞.....不对,该叫明霞公......”又觉怎么叫都有些别扭。方紫微微一笑,宛若紫兰胜放,说道:“你还是叫我方紫好了。”
    赵辰阳笑笑,问道:“阿紫怎么了?”
    方紫突然抬头望向远方,双目出神,淡淡的说道:“我就要回西夏了......”
    赵辰阳一惊,忙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方紫面色暗淡,蓝色的双瞳之中泛起无限的忧色,说道:“回来......”突然道:“辰阳,我最近在襄阳城见到了散针鬼手。”
    赵辰阳一惊,忙问道:“什么时候?”
    方紫道:“就在武林大会的时候,不过他好像没有参加武林大会,而是向西去了,我回西夏的路上,再帮你打听打听。”
    赵辰阳点头,突听岳飞呼喊二人,赵辰阳应了声,正要说话。方紫道:“走吧。”却是先行了一步。
    二人回到各自的人中,赵香香与方紫又七长八短的说了一阵,便上车准备赶路。
    赵辰阳翻身上马,骑在流年的背上,看着方紫欲言又止,对岳飞道:“岳大哥,走吧。”
    岳飞号令众人,继续上路,方紫站在路的两侧,与车内的赵香香再次告别,看着众人远去,碧蓝的双目之中竟泛起了无限的涟漪。
    突然,她看到赵辰阳骑着流年又赶了回来,顷刻已到自己面前。方紫心中一惊,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赵辰阳骑在流年背上,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方紫看着赵辰阳,突然眼中波涛汹涌,两行清泪从碧色的眼中流出,更显晶莹。方紫道:“快走吧。”
    赵辰阳不依,又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方紫摇摇头,赵辰阳心中一惊,哀声道:“不回来了吗?”
    方紫流着泪,说道:“不,一定回来!”
    赵辰阳闻言大喜,说道:“好,我等你!”调转马头,又回头大喊一声:“阿紫,我等你!”快马加鞭的赶了上去。
    方紫看着赵辰阳的身影远去,双眼紧盯着流年跑过的方向,流着泪,口中哀哀道:“辰阳,再见了。”回头对另外七人道:“好了,我们上路吧。”
    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只是.......这一聚,又需多少年.......
    赵辰阳一行人日夜兼程,这日傍晚,众人夜宿休整,长时间的赶路,人马俱已疲倦。
    来到一处路边的驿站,岳家军先行将客栈围起,前后打探一番,赵香香才下车入住。
    驿站的驿丞俯身相迎,安排众人食宿。
    饭后,赵辰阳来到岳飞房中,见岳飞正在研读兵法,敲敲门,岳飞见是赵辰阳,笑道:“辰阳,有什么事吗?”
    赵辰阳走到岳飞身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问道:“岳大哥,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岳飞笑道:“什么事,说吧。”
    赵辰阳问道:“岳大哥,你可还曾记得在梅林时那个叫静儿的女孩?”
    岳飞闻言一愣,随既笑道:“你是说静儿啊。”赵辰阳连忙点头。
    岳飞道:“当年你被你师傅带走后,静儿便女扮男装的跟我一起入了军营,后来静儿学了一手好的医术,成了我岳家军的军医。”
    赵辰阳一愣,说道:“一个女子进军营,按率当.......”
    岳飞闻言笑道:“辰阳,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古花木兰还抗敌卫国,静儿虽未上阵杀敌,却不知挽救了我多少岳家军的将士。”
    赵辰阳点头道:“那后来呢?”
    岳飞笑道:“后来我将静儿的事禀报给了皇上,皇上深明大义,恢复了静儿的身份,如今静儿已是我岳家军的第一军医了。”
    听完这番话,赵辰阳点点头道:“我在岳家军怎么没有见到她?”
    岳飞笑道:“他是我岳家军的军医,也是我大宋军队难得一见医术奇才,最近镇江的韩世忠韩老将军故疾又犯,特别书信给我,让我派静儿前去为他治疗。”
    那个在梅林之中美丽善良的小女孩,赵辰阳从未曾忘记。只是这一直以来各种事件与变故纷纷而直,他一时也未抽出心神问过岳飞。知静儿如今安好,赵辰阳在心中隐藏多年的一件心事终于放下。又与岳飞闲谈几句,便起身告别了岳飞。
    第二日,众人整顿车门,再次上路。半个月后,终是来到了大宋的皇都,天子脚下的临安城!
    临安城外,大队人马排开,吹呐敲鼓,等待迎接岳飞的到来。
    终于,岳家军的大旗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一官员模样的人赶紧叫道:“赶紧都吹起来,吹起来。”一时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岳飞与赵辰阳一起翻身下马,上前说道:“见过徐大人。”
    这官员是如今大宋顺天府府尹徐启明,正三品官员,。徐启明赶紧躬身还礼,问道:“公主何在?”
    岳飞指着后边的车道:“在车上。”
    徐启明望了车一眼,连忙道:“岳将军辛苦了。”并吩咐众人入城。
    岳飞二人翻身上马,一路进城。
    城内也是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全城迎接,岳家军一行人在前开路,岳飞对赵辰阳笑道:“当年我收复襄阳之时,也是这般情景。”
    赵辰阳打量番周围众人,疑道:“这公主回国怎么会与岳大哥你收复襄阳时相比?”
    岳飞闻言笑道:“辰阳有所不知,圣上如今,只有公主这么一个血肉。”
    赵辰阳一惊,忙要再问,突见听岳飞低声道:“此乃圣上心病,莫要再提。”赵辰阳点点头,闭口不语。
    突然赵辰阳听到队伍后边乱糟糟的,便与岳飞一起策马前去查看。
    见徐启明正在差家奴打一个人,二人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制止,问道:“徐大人,这是这么了?”
    徐启明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道:“这小子竟敢在这里胡言乱语!”
    赵辰阳忙问身边的人,原来,这人见皇帝全城迎接赵香香,便说了句:“公主不过是从北国逃回,又不是我们救回的,别忘了靖康之难,别忘了大宋之耻,别忘了还有两个皇上在北国受辱!”人声虽杂,但还是被轿中的徐启明听到,于是下轿差人教训那人。
    岳飞得知原因,见徐启明又要打那人,连忙劝阻,说道:“徐大人,皇上还在宫里等着呢,行程要紧。”
    徐启明冷哼一声,对那人道:“以后若敢再胡说,定割了你的舌头。”重新上轿,再次前行。
    送走徐启明,岳飞上前问那人道:“你没事吧?”
    那人摇摇头。
    岳飞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道:“我叫候长义。”
    岳飞点点头道:“若想血洗国耻,当上沙场,在这里抱怨是没一点用的!”
    侯长义闻言扑通跪在地上道:“我愿追随岳将军上战场!”
    岳飞闻言将那人扶起,笑道:“好!”又打量了那人几眼道:“我在襄阳等你!”与赵辰阳一起翻身上马赶了上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锣鼓喧天,来到了皇宫门口。宫门口又有好几位官员等候迎接。徐启明与岳飞一起上前,说道:“见过刘大人。”
    皇宫门口迎接的众人之中当属这位刘知的官位最高,从一品,礼部尚书。
    刘知道:“皇上在宫内等候多时,快快随我入宫。”
    岳飞与徐启明二人赶紧与刘知一起入宫,见当今天子赵构身着龙袍,面色焦急的站在大殿外面石阶之上的高台上,文武百官在台下的两侧恭候,二人赶紧跪拜道:“微臣岳飞(徐启明)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让二人平身,问道:“我女香香何在?”
    岳飞二人侧身让开,见赵香香在两个护卫的护送下慢步走来,低头打量着身旁的文武百官,心中甚是紧张。
    赵构一见赵香香,一种特有的父女之息瞬间使他十分的激动,快步走下台阶,来到赵香香身前,打量了她几眼,眼泪忽然夺目而出,一把将赵香香抱住,哭道:“我儿受苦了,我儿受苦了!”
    百官见皇帝哭泣,也跟着一起嚎啕,一时间皇宫内是哭声一片。
    赵香香抱住自己的父皇,愣了一阵,也突然哭了起来,口中呜咽道:“父亲,父亲!”
    二人抱头哭了一阵,赵构放开赵香香,拉着她的手走上高台,高声道:“朕爱女归来,普天同庆!”
    百官闻言一阵欢呼,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
    赵构喊道:“众爱卿平身。”又对百官道:“册封我女赵香香为福安公主,入住永安宫!”
    众人再次叩首跪拜,赵构问道:“那位护送公主回宫的少年何在?”
    旁边的太监闻言喊道:“宣赵辰阳上殿!”
    赵辰阳见皇帝要接见自己,连忙整顿衣物,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入殿前,但见文武百官站在两侧,心中还是十分紧张。上前跪拜道:“草民赵辰阳,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道:“少侠平身。”
    赵辰阳站起来,赵构见赵辰阳年方十八,少年英俊,说道:“少侠一路辛苦。”
    赵辰阳道:“能护卫我大宋公主之安危,乃草民之万福。”
    赵构闻言大喜,对众人宣布道:“册封赵辰阳为正三品参将,赐号龙腾将军,暂由岳飞统领,赏银万两;另赏岳家军宝马三千匹,军粮一万石!”赵辰阳闻言与岳飞一起跪拜道:“谢吾皇圣恩!”而后与岳飞一起退于两侧。
    赵构又宣布了些庆典之事,待一切完毕,便牵着赵香香的手准备回宫。
    赵香香回头打量赵辰阳,见赵辰阳低着头跪在地上,若有深意的望了赵辰阳一眼,本来欢喜的心情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