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的故事

25 每段感情都有竞争者 -1


周宁奉‘太子爷密旨’在家歇了几天。
    第一天有些浮躁,后来就踏实下来了,看书,弹琴,似乎颇为自得,也不要人陪。这种随遇而安让林长安都止不住惊讶,就夸赞他的名字起的好。
    周宁却笑说,起名用的字往往都是生活里没有而希求的。比如贫穷人家的小孩多叫荣华,富贵;想儿子的就把女儿叫招娣,引娣;五行缺水的,用带三点水的字,缺金的用金字边的字。因为他平时中文程度表现的简直不象母语,林长安听了这番话倒忘记追究里面的意思,单是希罕起他的‘有文化’来。周宁被夸的嘿嘿笑,并不居功,老实承认这是从网上看来的,只不过恰好用到而已。
    不过这一岔开,周宁也就忘了说,他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确不甚太平,所以才起了一个‘宁’字。也没有说,这些话的出处来自他最近关注的一个博客。
    周宁在知道怕瓦落地是王越强以后,断断续续去了几次瓦片的博客。开始只是随意看看,后来看到些有趣的话题,虽然心痒也不敢上去乱说。
    直到有一天瓦片在博客发贴急问,幼儿忽然发烧到39。5oC怎么办?那天周宁恰好看到,就壮起胆子说,如果没有畏寒寒战,皮肤出血点等情况,可以先在浴缸里放温水,把孩子放进去物理降温,等体温降低后送医院急诊。瓦片照办,第二天非常诚恳的表示了感谢。周宁事后想了想,那几天刚好王越强在国外开会,难怪瓦片会在网上求助。
    那之后他和瓦片慢慢熟悉起来。在不太忙的时候,周宁抽空看了博客上最新完结的一部小说,《向来痴》。
    故事的背景很模糊,似乎是在美东的一个大城市。女孩阿桢独自漂泊到异乡自费留学。为了凑学费,在功课的间隙,辗转在几个地点打工。一次帮人替工耽误了时间,只能在夜间到位于黑人聚居地另一校区图书馆去找资料。不料在偏僻处被人劫持,那人劫财之后意图劫色。危急时刻,阿桢被路过的顾允所救。顾允送阿桢回住处。阿桢在劫后余生的混乱中和顾允发生了一夜情,但她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却另有其人。老实厚道的读书人顾允经过多年奋斗已经有了合法身份和稳定工作,对阿桢一见钟情,执着不舍。甚至在阿桢学成回国以后放弃既有的一切,万里追随。阿桢终于为之感动的时候,忽然在她和顾允相约见面的酒店见到那个人,他一个人站在那里,不知道就是那么孤单还是在等着什么人。结局是,阿桢看看那人,再看看毫不知情的顾允,在心里感慨,‘求的原来都是永远得不到的’。
    后面的跟贴都在为顾允说话,读者请求瓦片给允桢一个美好的结局。周宁仔细翻了翻,没有看到怕瓦落地的跟贴。他心头一动,给袁宾发短信问,你看《向来痴》了么?
    半天才等来回信:啥?
    阿桢和顾允。
    又是半天:别捣乱!
    袁宾看来正忙的没好气。周宁也不介意。他觉得袁宾原来的推测是错的,王越强并不是瓦片的前夫,应该是她现在的追求者才对。不过想想自己和这里面的两人认真说起来根本不搭界,他也就没跟袁宾再提起,最多也就是跟在怕瓦落地后面帮他造造势而已。
    那天林长安夸他名字起的好,周宁刚刚看完《向来痴》,第一反应就是那句‘求的原来都是永远得不到的。’只不过原话有点绕,被他说的走了形。倒是瓦片在一片哭声中给读者解释结局时用的那些有趣的举例,当时他一看就记牢了,重复起来有模有样。
    后来周宁给程勉推荐了这个故事。小兔子对瓦片全不知情。这让周宁给袁宾又加了点分数,他的嘴看来的确不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该紧的时候还是很紧的。
    程勉看完以后感悟很多,当晚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一篇文,叫《每段感情都有竞争者》。她说,‘一直以为恋爱就象高原上的水一样,纯净、清澈、简单。现在看来却是错了。爱情里的竞争无所不在,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最强大的竞争并不来自在一旁虎视眈眈觊觎着你幸福的小三,而是让你内心不得安稳的任何元素。比如彼此之间的竞争,比如无知盲目的自信,比如慢慢出现的裂痕和不信任,比如不能忘记的过往。’
    周宁看了忽然明白了。虽然只在结局处惊鸿一现,阿桢却始终是爱那个人多一些。小兔子一看就懂了。另外一个一点就透的人是袁宾。他看了小兔子的博就在MSN上问周宁知不知道怎么回事。周宁预感到会被埋怨,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了。没想到袁宾沉默了一会儿,倒没说什么重话,颇为无奈的样子,‘大哥,网上的话怎么能全信啊?歌里唱什么来着,猪头猪脑猪身猪尾巴。你啊,靠自己是没救了,指着找个好的饲养员吧。’
    那天斗嘴的时候‘饲养员’恰好加班不在身边。无人助拳,周宁只能看着那串恶毒的话哑然无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