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第44章


我们才是大多数!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是赞同多元化、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反对攻击性武器的——而且54%的人相信伊拉克战争是错的。你都不用去说服他们——你只要去给他们一线希望,并开车带他们去投票。你能做到吗?你会去做吗?” 
  最近就有个机会摆在克里面前:总统候选人辩论,而且不带其他第三党或独立候选人一起玩,就是他和布什面对面直接交锋。第一次是在9月30 日,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大学举行,主持人是来自公共电视网(PBS)的吉姆·莱勒,他轮流向两位候选人发问,他们有2分钟的回答时间,另一方有90秒的回复时间,如果需要,还可以给双方再加各30秒的辩论。观众无法提问,也不能鼓掌或发出嘘声,只能保持绝对缄默。所有的问题都由吉姆自己撰写,并且不曾泄漏给任何人。候选人只能回答问题,不能向对方提问。 
  辩论开始时,布什和克里分别从舞台的两侧步出,握手致意。不出我所料的是,布什首先松开手,回到自己的讲台,克里还在那里意犹未尽地向大家挥手。因为布什比克里矮一头,所以他显然不愿意和克里站在一起太多时间。听说事先双方签了个厚达24页的协议书,详细规定了辩论里的各方细节,包括讲台的高度,及相互距离。布什一方希望两个讲台离得远些,以免布什看起来不够高大,并且在辩论中两人不得随便走动。 
  不过说实话,他们在辩论中说的话我都早已听到过多次了,双方无非一再强调重复而已。不久,辩论就由剧情片转变为效果片,我觉得看他们俩说话,比听他们在说什么要更有趣。由于克里比布什高出一截,而讲台是一样高的,使得布什站在那里,只露出胸和头,必须以肘支桌,看上去很矮小,克里则可以将手自然地摆在讲台上,露出整个上身,形象要顺眼得多。 
  有些电视台将屏幕分为两半,同时播发两人画面。布什在克里发言时,总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表情十分可爱,加上他的身材看上去比较小,远看便像个小孩子一样。克里的身材高瘦,在布什发言时总是面带微笑地做笔记,看上去像在上课的大学生。更有趣的是,由于两人的身高有差别,每当镜头由克里单独发言切换到两人共存时,摄像机就会调整高度,使两人看上去肩并肩一样高,那时,克里的讲台就会低下去一大块。 
  辩论结束后,一堆政治评论员马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电视屏幕上冒了出来,开始左分析、右分析,其中某些人是有鲜明的党派立场的,自然一边倒地为自己的候选人叫好,另外一些中立的评论员则意见各殊,但基本上都认为,双方表现都不错,欲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电视台乘机做广告,提醒大家后面还有一场副总统候选人辩论,两场总统候选人辩论,欲知后事如何,还看下回电视。 
  我则另外还有事情可做:我早就收到克里阵营的Email,要求大家在辩论结束之后,上到各个媒体的网站参加投票,务必要使克里的支持率超过布什。他们的口号倒也堂皇:“不要让共和党又偷走一场胜利!”看来他们也向共和党学到了一点,就是不管自己有没有胜,都要做出胜的样子来。用我第一次参加克里支持者聚会时宣传组的话说就是:“印象即事实”。他们办展示秀,在十字路口展示克里的巨幅招牌,也正是同一个意思:让选民知道,克里有大量的支持者,即将赢得选举。 
  以前我总想不通,美国IT泡沫破裂之后,那么多首席执行官(CEO)都靠什么吃饭去了,现在我明白了:他们大部分都投身政治来了,敢情选总统和做网站是一个道理——“炒”。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版权还是我们中国人的。   
  两大党的总统辩论(2)   
  Email里早就给出了各大媒体的链接,我上去一看,有几家已经开通了投票,让观众说出心目中的辩论胜者,结果自然是克里压倒性获胜。可惜这样的结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信度。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电子信箱,哇塞,民主党乘胜追击,又发了一封Email,不仅仅要求我们去网站投票,还要我们给当地的电视台、广播台打电话,甚至还要给报纸写信。 
  随后在10月5日举办了唯一一场副总统候选人辩论。我对这场的兴趣,其实还超过总统辩论,因为双方一是老谋深算的官僚,一是形象阳光的诉讼律师,比他们的老板——话都说不好的德州牛仔和话说得别人听不懂的老政客,肯定有趣得多。 
  果然,在辩论里双方的表现都极为精彩。套句老话说,如果话语是子弹,那切尼早已被打成了筛子,而爱德华兹也身中百弹,光荣身亡。这次辩论的规则和上次总统辩论完全一样,即主持人提问、2分钟的回答时间、90秒的回复时间及可能的各30秒的再回复。辩论前一半时间是讨论反恐和战争,后一半时间讨论国内政策。两人的立场当然和各自的总统候选人完全一致,但火力之猛,即使全球的恐怖分子都站在他们面前,也能被他们枪毙三遍了,只可惜他们这火力都给了美国人自己。 
  上次民主党人事先组织大家在总统辩论后去各大媒体网站投票,结果造成克里压倒性胜利的假象,共和党人这次也学乖了,也发出Email来(我也参加了他们的邮件组,知己知彼么),要求支持者去投票。但是互联网使用者中,以支持克里者为多,所以这次的网站投票,仍然是爱德华兹胜,只是优势不像上次那么大而已。 
  两天后举行的第二次总统候选人辩论,形式变成了观众提问。观众都是中立方选出的中立选民,每人给两个候选人各准备一个问题,由主持人来挑选。候选人的回答时间和上次是一样的,即2分钟回答时间、90秒回复时间及可能的各30秒再回复。由于问题是观众来提的,因此论题不限,角度也不限。 
  事实证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这些观众从四面八方的立场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比名牌主持人苦心研究出的问题更好,至少更“新鲜”。比如有人要求克里直视摄像机,“用简单和明确的语言”,承诺在他的一个任期内,不给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家庭加税;有人要布什举三个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例子,并讲一讲是如何纠正它们的;还有人引用家人在国外旅游的经验,表示担心外国人对美国人的恶感。这些问题大都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不像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学究气太重。我一直耳闻,知识分子倾向于支持克里,大老粗倾向于支持布什,以前总是对这种现象不以为然,现在我发现,平民百姓的语言就是更有亲和力,无怪乎抛开政策不谈,就个人来说,美国民众更喜欢布什。 
  辩论后的分析和采访中,仍然和以前一样,双方都各自宣称获胜,中立评论者则大多说双方表现都不错——虽然在我看来,其实是双方表现都很糟糕。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揭丑的重任最后自然落在了“周六夜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以下简称SNL,一个搞笑娱乐的电视节目)”身上。 
  SNL的本季度开场秀,就是模仿总统辩论,有人摹仿“节目主持人”说:“我们的规则是,每个人都有两分钟时间回答问题,然后布什总统将把所有问题都引到“9.11”上去,而克里参议员将提醒您他在越南得到过的勋章。” 
  在对第二次总统辩论的模仿里,“布什”总是上窜下跳,挤眉弄眼,屁股坐不住似的,而“克里”仍然手势不断,尤其是在说到“大规模杀伤武器”时,就用手画箱子状,说到“核武器”时,就用手画导弹状。至于内容,对布什的嘲笑除了拿他的“internets”(布什在辩论中把互联网说成了“互联网们”)口误做文章外,还让布什扮演者大义凛然地说:“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支持部队,你怎么会不投票支持增加军费案?你如果真的支持部队,怎么会不支持自己国家的总统?你如果真的支持部队,就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场辩论中!” 
  这个说法算是击中布什阵营的要害了。道理是显然的,支持部队就一定要投票支持增加军费案吗?难道无论多么荒谬的提案,只要是要增加军费、提升前方将士装备,就必须支持吗?那以后这种提案都直接通过算了,扣上这么大一顶帽子,还有谁敢反对呢?托马斯·杰斐逊有句名言说:“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布什阵营的拿手好戏,就是把问题黑白化,非善即恶,反对我们的做法,就是反对我们的立场,就是反对自由,就该打下十八层地狱。建议联邦调查局(FBI)去卡尔·罗夫(布什的智囊、竞选的总设计师)家里搜查,我担保能搜出一本《梁效文集》来。 
  对克里,嘲笑则集中在他反复说“我有个计划”,却从来说不出计划的细节上。克里扮演者无论在回答什么问题时,总不忘记说几遍“我有个计划”。 
  在对副总统候选人辩论的模仿中,搞笑的重点是切尼女儿的同性恋。英文中的“straight”一词,既指“坦率”,又有“异性恋”的意思,“爱德华兹”便说:“现在我们看到了,不仅总统、副总统对美国人民不straight,连副总统的女儿对美国人民也不straight!”   
  两大党的总统辩论(3)   
  总的来说,SNL的老巢虽然是在自由派横行的纽约,但并没有好克里恶布什,而是看谁身上有笑料就拿谁开心,对双方基本上一视同仁,都作虚伪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