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偃师

【第一八一章】尾声(2)


    余墨痕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
    她心里并非没有一点要回机枢院的意思。她从小将这条路视作人生的唯一出口,尽了一切努力,好不容易走通,又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呢?
    可她是的确认真想过要放弃的。
    玄女教一役之后,她和元凭之便按照机枢院原定的计划继续向南。在锦娘的协助下,余墨痕第一个跃入了南荒的深海之中。
    她和数台蜃龙一起,在那片碧蓝的海边过完了整个冬天。其间帝都也偶尔送来过几个负责后续支援的偃师,但这些人又很快因为各种原因先后调离。到后来,连锦娘和元凭之都被机枢院召了回去。这支先锋队伍的人员不断变动,真正一直留在海边的,到头来居然只有余墨痕自己。
    或许是不断的下潜和探索让余墨痕获得了远超常人的经验,又或者完全是运气使然,第二年春天的尾巴上,她已然不记得自己是第多少次出水,却终于带出了千岁金。
    被无望的气氛和重复的劳作折磨了数月的先锋队伍一阵狂喜,就此重新呈现了生机。一行人乘胜追击,通过持续三日的挖掘,证明了余墨痕所找到的当真是一处前虽未有的巨大金矿。听闻喜讯,已许久没有消息的帝都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下一批人手——送出了一点甜头之后,南荒再也不是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蛮荒之地,而是满载着千岁金的宝藏所在。淌着金光的利益在远方招手,朝廷再也不必为无人可用而发愁。
    余墨痕打先锋的任务既然已经圆满完成,机枢院便发出信报,要将她召回去。凭她先后平玄女教、探海中金的丰功伟绩,跟随信报一同到来的,还有一纸名为“护国偃师”的攫升令。
    余墨痕从前只关心自己的俸禄升降,对于大齐帝国复杂的官职系统则颇为懵懂,根本不知道所谓“护国偃师”是个什么职位。
    况且在那个时候,就连薪俸也已经无法打动她了。登上玄天炽日之前,余墨痕便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留在被她两枚阴阳重炮轰成废河焦土的地方,凭着自己的力量,让这片土地与周遭受苦受难的平民慢慢恢复原状。
    她也当真这样做了。
    被玄天炽日那两枚重炮夷为平地的地方寸草不生,周边却还有安土重迁、不肯搬离的平民,后来便建了定南镇。这地方虽然没什么农业价值,却是帝都第一条通往南荒深海的官道所经之处,因此这镇子也逐渐成了气候。
    余墨痕原本只在周遭孤魂野鬼似地低调游荡,以教当地人说官话为业,顺便鼓励他们向不断涌入的齐人学习先进的技术。后来定南镇渐渐成了型,余墨痕便又突然冒了出来,使尽她从前跟元凭之和凌艾学来的那点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本事,通过大齐帝国在此地建立的宣慰司,跟朝廷要了一座讲武堂。
    不成想,宣慰使大人不知从哪儿听说了余墨痕从前的事迹,还满腔好意地帮着机枢院劝过她几回。然而余墨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几通胡说八道,硬是叫宣慰使明白过来,她若一走,此地初初建立的偃甲之学先进风尚,怕是要胎死腹中了。
    余墨痕原以为今后的日子不过如此了,官话图僳话混着说,教一教偃甲的构造和使用——她从前不信资质一说,如今自己做了夫子兼教官,便渐渐明白过来,此地的孩子或许当真没有她当年的资质。她也不指望这些少年人将来能再改出一具玄天炽日,只巴望着他们能把民用的偃机折腾明白,省得她好不容易给当地人造了一批偃机出来,几下又给人弄坏了,到头来还是只能她自己来修,好不麻烦。
    再后来,宣慰使真把讲武堂当了回事,又问起余墨痕军武教育之事来。余墨痕原本也为这种贫瘠地方女子的状况发愁,当下与宣慰使一通合计,竟然得出了一套歪理邪说,认为要强健女子的内心,首先要强健她们的体魄。她便难得地与屈濯英联系了一回,要来了几套偃甲,在讲武堂练起兵来。
    练兵并非一日之功。几个月过去,这些半大孩子并没有练出什么气候来。但余墨痕自己身为女子,身手上兼具力量与技巧,得她指点的小姑娘们,也不一定会输给同龄的男孩。这一练,便给本地的小姑娘们练出了底气,余墨痕觉得有些作用,竟也认真起来,真打算做个正经的讲武堂山长了。只是有时深夜辗转难眠,余墨痕也会披衣起来,提笔作一副或许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偃甲。她一身的本事从来不曾废弃。于她而言,唯有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颗孤寂怅惘的心才能获得些许平静。
    直到前些日子,宣慰使告知她机枢院有人前来探访,余墨痕再一问,才知道来人竟是元凭之。
    她在此地闲散了好几年,原本也没当回事;然而元凭之当真来了,她却立刻躲进了仓库里去,好半天才说服自己,走出来接待这位“贵客”。
    却没想到,来的依然是个说客。
    元凭之照旧是从前温文尔雅善解人意的翩翩公子,并未逼迫余墨痕作出决定。他最终只说已经在机枢院耽搁了许多年,这一回,即便没法子把余墨痕劝回帝都去,他也非得解甲归田不可了。他早说过年岁不等人,嘉沅江上的柴静流,岂非已经等了他太久?
    “下个月初十,我离开帝都之前,会就这些年在机枢院所做的种种事务做一场交割。”元凭之最后道,“你虽然不是我的门生,却也是我唯一一个用心教过的后辈。我希望你能来。”
    这件事上,余墨痕也没有表态。她只觉得自己或许是年岁渐长,从前的决断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一晃到了下一月,朝中先前许诺送来讲武堂的那两个教官居然提前到了。余墨痕没了留在此地看孩子的借口,只好扭扭捏捏地跟宣慰使借了一笔盘缠,一路风尘仆仆地往帝都去了。
    这一回虽然也是路途遥远,颇多曲折,但总不会比她第一回上帝都的时候来得惊险。她好容易赶到机枢院,半信半疑地把她那枚快要生锈的钥匙牌喂进镇门的神兽嘴里的时候,那扇别致的大门居然也当真为她开了。
    余墨痕心头不由一阵触动。她自作主张地离开了这么久,机枢院却仍然是欢迎她回来的。
    机枢院中却已然没有什么她所熟悉的人。她当年的同期之中,只有凌艾和颜铮与她交好,如今凌艾已嫁做人妇,颜铮魂归蒿里,余墨痕再无一个友人。
    却不曾想到,她走了一段,竟碰上了身着偃师那身窄袖轻炮的衡儿。
    是衡儿先看向余墨痕的。四年过去,当年身量未足的小小孩童已长成少年才俊,眉目间三分英气七分从容。余墨痕第一眼没认出来,第二眼竟看出了些许介于元凭之与颜铮之间的气质。
    但那也可能是一种与他们二人并无相似的气质,余墨痕心道,这孩子会有他自己的人生。
    “近来可好么?”余墨痕笑了笑,“时间过得真快,你已是个偃师了。”
    衡儿微笑着点了点头。
    余墨痕又道,“我来找元将军,你知道他在何处么?”
    衡儿为她指了个方向。
    “谢谢你。”余墨痕道,“我过后再去找你。”
    衡儿再度点头,两人分别时,衡儿忽然做了个道谢的手势。
    “哎?”余墨痕有点摸不着头脑,好一会儿才想明白衡儿所指。她想起阿满那惨极的一案,颇有点担心地看了衡儿一眼,却并未在他脸上看出分毫怨恨之意。
    “你如今有所成就,我也很为你高兴。”余墨痕没有提阿满,只再度笑着向衡儿告别。
    这一番对话又耽搁了一会儿。等到余墨痕一路摸到议事厅的时候,元凭之与机枢院八部的各位元老已入了席,彼此正和和气气地闲谈。
    余墨痕在门口愣了一下,率先看见她的竟是凌竟丞。几年过去,机枢卿大人明显多了些许老态。可他那得力的助手凌艾,虽然盘了妇人发式,却依然坐在他身边。
    余墨痕心中一喜——谁说嫁了人的女子便要沦落为笼中雀?凌艾的位置,分明仍是兰台秘书。凌艾一张盈盈笑脸递过来,余墨痕本想回一个一样灿烂的笑容,然而瞅见凌竟丞,她又把那笑脸憋回去了一点儿。
    余墨痕当年闷不吭声拒绝了机枢院的攫升,到底理亏,对上凌大人,多少有点不自在。
    凌竟丞看见她时却全无意外之色,只招了招手,叫她进去。
    余墨痕便只好乖乖顺顺地找了个空位,方一落座,陆谌已经跟她边上的一位老者换了个位置,满面祥和地与余墨痕打了个招呼。
    余墨痕只好摆出一脸任君责骂的微笑,恭恭敬敬地向陆谌行了个礼。
    陆谌却道,“我听凭之说了你在南方那小镇子里办学的事。做得当真不错。”
    余墨痕愣了一愣,她并未想到,陆谌第一句会是这个。
    “师范当年叮嘱过我,教我勿忘初心。”余墨痕低低地道,“我自知有负师范重望……但初心却是不敢忘的。”
    “所以我说你不错。”陆谌平静地道,“但你若肯回机枢院来,便不只是不错了。”
    余墨痕只好尴尬地笑笑。
    说话之间,元凭之的讲演便已经开场了。余墨痕连忙端正坐好,作侧耳倾听状,一如当年哀葛讲武堂上抓住一切机会研习偃甲之学的小助教。
    元凭之所述说的内容,有许多都曾与余墨痕在嘉沅江那艘小船上对谈过。虽然时日已久,余墨痕听来却依然觉得记忆犹新。那是她作为预备役的人生里最为黯淡的一段时光,然而在江山船上的那段日子,却是自由且充实的。
    然而元凭之之后所说的内容,则渐渐出乎了余墨痕预料。她这几年并没有着意打听机枢院的动向——那也不是她一个乡下山长能打听的事。然而根据余墨痕从前对大齐帝国的理解,机枢院和偃甲之学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为大齐帝国制造挞伐四方的武器。元凭之如今所述,却更多关乎国防与民生。
    “外敌已攘,四境已平。”元凭之总结道,“如今机枢院承担的责任,便是与帝国守军一同戍卫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不,余墨痕心道,太平盛世是一个所有人永远追求的目标,却远远没有到来。或许就和她永远心系的自由与平等一样,这些宏大的愿望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但也意味着他们有无限的空间能够努力,能够进步。
    元凭之却全然听不到她的腹诽。“天下既已平定,我这做武将的,便已渐渐没了用武之地。由我主导的种种项目大多已经完成,未完成的,也大可由一个拥有同等能力的人来承担。正如我从前与各位所约定的,此后我便不再是大齐帝国的将军,也不再是机枢院的偃师。但在隐退之前,我向各位提议,”元凭之看向余墨痕,认真地道,“戍卫国家的重任,小余必定能够分担。”
    四面八方的目光一同聚焦于余墨痕身上,有好奇,有怀疑,亦有信任与希冀。
    余墨痕心底的种种纠结,忽然在众人的审视之中自行瓦解,露出底下深藏已久的光和热。那里有一枚烛火,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燃烧了许多年,久到连余墨痕自己都时常将它忽视了。然而这一刻,她的胸膛为之一热。
    “我……”余墨痕笑了笑,在尚未结束的审视里轻轻昂起了头,“我赞同。”
    她所同意的不只是元凭之长久以来的信任,还有许多年前,她初入机枢院时所听闻的一句大逆不道、大言不惭:将来的天下,是属于年轻人的。
    前人和他们的名字终有化归尘土的一日,余墨痕也不会例外;而他们曾为之努力的种种愿景,终将在不知哪一代的后辈所拥有的盛世天下里实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